高尚幾個人也是感動的稀裏嘩啦。暗暗腹誹安慶緒的肚雞腸。
以至於回城後讓家人把禮物送回家,幾個人直接去了王宮麵見安慶緒。
責怪他不能太慢待史思明,如今大燕國就剩這麼一直強大的力量了。
若是史思明再離心離德,大燕國就徹底完了!
自己的幾個心腹手下態度都已然如此。安慶緒怎麼好意思還龜縮不出?
隻好帶著他們加上自己幾個弟弟。又點齊三百兵馬一起出城了。
史思明親自在城門口迎接他,並且施禮道:“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請陛下勿怪!”
安慶緒趕緊攙扶,“史王乃國之棟梁,不須多禮。是朕來晚了。沒能親來迎接,請勿怪。”
史思明哈哈大笑,君臣之禮不可費。請陛下去軍營中視察,你還沒檢閱這次大敗唐軍的大燕兒郎呢!
安慶緒稍一猶豫,高尚便上前一步。拉著他的手朝軍營走去。
一行人來到軍營,卻見將士們個個全服武裝。持戈拔刀對著安慶緒怒目而視。
安慶緒大驚,剛想回頭走出軍營。卻發現大門已經被史思明的將士們圍攏。
安慶緒便知道大勢已去。隨即長歎一聲,跪倒在地。拜了兩拜跪下叩頭稱臣:
“我不能擔當重任,丟失了長安洛陽,長時間陷入重重包圍,沒想到燕王看在我父親的麵上,率領部隊遠道而來援救。”
幾個大臣和安慶緒幾個弟弟哪裏還不知道事情已然有了變故。群情激奮。
高尚上前罵道,“史思明,安慶緒乃大燕之主,你莫非想造反不成?”
史思明哈哈大笑。指著安慶緒罵道。
“丟失長安洛陽,打仗失利,那又算得了什麼。你作為兒子,殺死自己的父親奪取王位,難道不是大逆不孝嗎?我替你父親來懲罰你這個奸賊。”
完一揮手,將士們便一擁而上。把他們全部推倒在地捆了起來。
崔乾佑呸的一口濃痰吐到史思明臉上。“想不到你是如此人。隻恨我崔乾佑瞎了眼!”
史思明拿出手絹擦去,輕蔑聊笑了一聲。
“我敬你是個英雄。大破同官才讓我大燕國有了如此局麵。”
“可你如此糊塗,忠於一個無父無君之人。自然留你不得!拉出去,都砍了!”
史思明是怕遲則生變,畢竟城裏還有幾萬將士。能抗擊唐軍二十萬將士四個月的軍隊豈能是輕視。
安慶緒一行人跪倒在軍營外,劊子手手執鬼頭刀。高尚流著眼淚大喊。“陛下,是臣誤你!”
安慶緒到了此時倒也不再畏懼。笑了一下道:“各位愛卿陪我一起到另一個世界打下去吧。”
然後又抬頭看了一眼史思明。“你的命運不會比我好腦袋遲早也會被自己兒子砍下來!”
話音未落,一顆腦袋依然落地。在地上滾了幾圈。一個在中國曆史上蹦躂國幾的逆賊終於徹底消失了。
史思明看了一眼自己的長子史朝義。史朝義也不安的看了一眼父親。一種情緒在兩個人心中滋生。
因為此時因為安祿山出城,城門還在開著。史思明的部隊便趁機而入。
而城內的軍隊因為群龍無首,哪裏還能對抗?麵對重兵,隻好乖乖投降。
接收了安慶緒殘部後,史思明便叫兒子史朝義留守鄴城。自己帶著大軍返回範陽。
到達範陽後,便自立為帝。國號仍為大燕。隻是登基儀式有些簡陋。連個像樣的宮殿都沒櫻
他本來該在洛陽登基的,隻是洛陽曆經幾次戰爭後。城內早已經被焚毀一空。
加上範陽一直是叛軍老巢。讓他覺得安全。所以才選擇了這裏。
此時的河北,河南大地早已經民不聊生,焦土遍野。大批的百姓逃亡南方。
這次動亂徹底改變了國家的格局。讓原本富庶的陝西,河南成為貧瘠之地。而大量難民的湧入,淮河以南地區才開始富庶起來。一直延續到清朝。
唐軍的大敗讓李亨極為惱怒,他撤掉了李光弼的軍職。讓他留在長安。
可惜大唐此時就這麼一個聽話的節度使。剩下的都在自己封地。李亨不管多恨,也不敢裁撤。怕人家造反。
戰爭進入了一個短暫的平靜期,唐軍和叛軍都沒有主動進攻。各自休養生息。
而在這個時候,一直軍隊出現了。打的是勤王的旗號。元帥是前太子李瑛。
而將士們卻都是渤海郡士兵。這幫家夥如狼似虎,從入了山海關開始,便一路攻城掠地。
隻是,他們有一個和唐軍叛軍完全不同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