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河北鄚州府,無數的百姓在知府易水寒的帶領下收割蘆葦。
這時候白洋澱的水已經退下去了,那蘆葦灘塗的土地已經露出了水麵。
進過一年多的努力,這邊的百姓已經不缺糧食了。隻是生活還是困苦。因為沒錢啊!
易水寒通過南詔那邊的竹編想到了這蘆葦是不是也能編成東西。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以後。終於完成了。
其實,他沒有搞什麼精細的東西。就是搞出了一種叫葦簸的東西。把蘆葦捆成手臂粗細的捆。
然後再用麻繩連起來做成簾子,這東西就是直接蓋房子時候直接蓋在檁條上麵。
然後葦簸上麵就直接塗抹泥巴就行了。這個年代的磚瓦都很貴。農戶們是買不起的。
河北經曆了幾年的戰亂,房屋也是十不存一了。河北的冬還是很冷的,大部分都農戶都是用麥草搭成窩棚,一家人蜷縮在裏麵取暖。
但是這樣的窩棚取暖效果是極差的。但是蓋房子的磚雖然可以用土坯代替。但是那瓦卻代替不了。百姓買不起啊!
葦簸的實驗成功讓無數百姓們看到了希望。而白洋澱是個巨大的蘆葦蕩。足夠百姓們蓋房子編葦簸了。
冷了正好是農閑時節,入秋以後百姓們就在府衙的號召下,打好了無數的土坯。
現在都工工整整的碼在自己被規劃的房基地旁邊。現在知道不用瓦就能蓋房子了。百姓們自然是欣喜萬分。
各個村子的青壯都組織起來,在有經驗的泥瓦匠帶領下。開始一排排的蓋房子。
大唐的農民都是勤勞而樸實的。他們從不會吝惜自己的力氣,那東西睡一覺就回來了。
於是,很快一排排土屋就被建了起來。
而白洋澱便的漁民們,因為湖麵已經結冰。早就賦閑熬冬了。現在因為葦簸的大量需求,一個個也都全部忙碌起來。
每一張葦簸可以賣三個銅錢。這活女人和孩都可以做。於是漁民們在這個冬都發了一筆財。他們除了睡覺的時間,都一直在忙碌。就這樣葦簸還是供不應求。
易水寒帶著幾個手下剛從一個村子視察回來。這已經是蓋房子最慢的村子了。
他們親自幫著最後一棟屋子上完房頂上的草泥。看來,這個冬基本不會再有人被凍死了。
易水寒原本俊秀的臉上已經長滿了胡茬。皮膚也變得粗糙。他之所以能被提拔成知府,就是因為他的埋頭苦幹。
李瑛已經數次表彰了他的功績,看來又要升遷了。
不過現在的易水寒已經跟剛到河北的心境完全不同了。他隻想讓百姓不在挨餓受凍,至於自己發官位。真的無所謂。
現在他治下的村子,都有了整齊房屋。街道幹幹淨淨。因為不缺糧食,百姓們已經自發的養了很多家禽家畜。
這比什麼都能慰藉他這一年多的操勞。
鄚州府就是個鎮,一共就三條大街。城內的百姓也就一萬多人。
不過此時已經開始有了些繁華的樣子。臨街店鋪的生意越來越好,農戶們也開始把自己飼養的家禽家畜拿過來賣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