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跑到刺史府的時候,刺史府後宅。馮公子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跟老爹哭訴。把自己一幫人的遭遇渲染了十倍。
可是馮刺史並不是那種昏官。雖然寵溺兒子,但並不是毫無原則的。
這些年這個兒子安安全全活這麼大。跟他的約束是離不開的。
至於這個被繳械的府軍將領。其實是常浩老爹的手下。
常守備今天軍營訓練,便住在軍營中沒有回府。
但是負責城中安全的校尉看見老大的兒子被打成這樣豈能幹休?
自然直接帶著部下就去出頭了。結果,集體被繳械了。這個可是重大事故。
守備又不在,他也隻好親自來刺史這裏稟報了。
聽說府軍校尉求見。馮刺史吃了一驚。因為按照規定,這個程序是不合法的。
除非遇到危機情況,才能啟動這種程序。不然軍政不分家早就亂套了。
馮刺史趕緊召見。校尉行禮,然後把情況詳細說明了一下。這時候他也不敢隱瞞了。
如果來的真是欽差,自己這種小官那就更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馮刺史心裏咯噔一下。他知道這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了。作為一州的地方主官。對於上層的動靜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百姓們或許不懂王朝做了皇帝跟以往發皇帝有什麼不同。
但是大員們哪有不懂的?自己也就是因為在徐州這個地方沒被安史之亂波及。
而且戰亂期間,他一直兢兢業業支援朝廷錢糧。不然他早就被罷免了。
看看北方幾個省包括朝廷和部,真沒剩下幾個大唐時期的舊臣。
這個沒有辦法,王朝乃是王小強的兒子。在南詔城出生長大,他自然也就肯定會遵循華夏那一套施政方針治理國家了。
現在整局已經穩定,偏偏南方各地一點動靜沒有。這擺明就是要徹底整頓南方政壇了。
其實從過完年開始,南方諸省的官員。都在等待吧。歡喜也好,沮喪也罷,反正該來的總會來的。
隻是他沒想到他這個敗家兒子卻偏偏把欽差給招惹了。看來自己的仕途也真的走到頭了。
到了這個地步,他也沒心思去責怪兒子了。忙叫衙役們去通知衙門的各部主官,隨他一起去迎接欽差大人。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叫那個校尉通知巡防士兵一起趕來。萬一不是欽差,這種欺君之罪也足夠那幫人喝一壺了。
一行人迅速趕到了酒樓。姚思鄉三個人依然悠閑的喝著酒。
掌櫃的一臉哭相,卻不得不擠出笑容伺候著。那表情扭曲的夠十五個人看半個月的。
吃瓜群眾們也都在仰著腦袋看向刺史衙門的方向遠眺。
剛才那幫黑衣人把府軍繳械後說的話他們可聽的清清楚楚。
所以都等在這裏,看看刺史大人會不會來。或者說看看來的是軍隊還是刺史。
結果,事情真的沒讓大家失望。時間不長,隻見一群身著不同顏色官服的人快步走了過來。
竟然沒有一個騎馬坐轎的。這就足以證明酒樓裏麵的幾個年輕人身份真的不簡單。
馮刺史來到酒樓門口並沒有進去。而是站咋門口微一抱拳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