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鍾聲傳來,當是寺廟召集僧人午餐過堂的鍾聲,兩人頓覺饑腸轆轆起來,賓王忽然拊掌大笑道:“有了,有了,我知道王兄何意了。”
賓遜一頭霧水,茫然看著哥哥。
賓王道:“弟弟,王勃兄說,為兄要遇六而安,遇隱而居,我起初以為是皖西六安,後一句是父親的名諱,可父親已逝,肯定不是了,你看,此塔名六和塔,鍾聲傳來之處正是飛來峰下靈隱寺,遇六而安,遇隱而居,豈不正是合了此處,恰好我又換了出家人裝束,真是天意使然,阿彌陀佛。”賓王言罷,站起身,朝六和塔施了一禮,又朝靈隱寺方向合十施了一禮。
“哥,你這是……”賓遜略帶驚恐的看著兄長,剛死了父親,難道兄長又要出家,更無人的話可以聽了。
“弟弟,哥正是此意,以後我常會為父親做佛事超度,你照顧好妹妹,駱家香火就靠你了,難為你了,走吧,陪哥哥去靈隱寺。”說完,大踏步朝鍾聲方向走去。
賓遜呆立當場,看著哥哥的背影,是那麼的遙遠和陌生。靈隱寺的鍾聲仍在田野上空飄蕩,讓賓遜的心也隨之空蕩蕩的晃悠起來。
《小尾巴》
三年後,東海小桃花島,陸安的兒子陸賓生結婚了,妹妹陸賓男忙前忙後,她早就嫁給了一個藍姓男子,在一個藍月亮之夜,生了一個兒子,恰逢兔年,遂把兒子取名為藍藥師,諧玉兔搗藥之意。結婚之日忙的是別人,最閑的就是新郎,閑得無聊的賓生就逗外甥玩。
“來,藥師,舅舅給你講個故事,好不好?”
“好啊,我搬個小凳子,好了,舅舅你說吧。”
“話說春秋時期……”
“舅舅,春秋是什麼時候,是春呢還是秋啊?”
“唔?那就戰國時候吧,戰國時候,有個諸侯……”
“舅舅,諸侯是豬呢還是猴啊?是長著豬臉的猴子嗎?”
“啊?那看樣子要問你舅媽了,舅舅也不曉得了。”
“嗯,舅舅自己也不知道,還要給我講故事,我告訴你吧,豬猴豬猴,一定就是舅舅和那個白猿猴。”
“好啊,小崽子,你敢罵舅舅是豬。”
夜深燭紅,鬧洞房人離去,房中隻剩下新人,揭去紅蓋頭後的新娘嬌豔不可方物,燭光下妝後的新娘,既像莊珂,又像武雙,賓生呆呆的看著,聽到門外和窗下傳來輕微的呼吸聲,知道有人聽板壁,忽正色對新娘道:“夫人,我們這兒的習俗是洞房花燭夜,新郎得給新娘講個故事,圖個有趣,我且給你講一個有趣的,你聽好了。”
新娘略感詫異的嗯了一聲。
“話說有兩個要好的劍客,一個叫文丹子,一個叫大寶,一塊去釣魚,文丹子的浮子老是抖動,提起來卻沒魚上鉤,很是奇怪,往水中仔細一看,原來是隻大蝦在扯動啃食魚餌,文丹子道:‘鬧了半天,原來是蝦扯。’大寶道:‘賢弟,何事瞎扯?’文丹子道:‘哦,浮子老是抖動,是一隻大蝦在扯鉤子搗亂。’大寶道:‘這事好辦,讓我為賢弟踩了這個不平。’說完,拔出劍來,往水中快捷絕倫的一刺,水麵幾無漣漪,那蝦大驚,匆匆離去,文丹子道:‘兄長劍法獨步天下,今日殺一蝦而不得,卻是為何?’大寶道:‘我不忍傷它性命,卻把它的鞭給切了下來,讓它到水晶宮謀個公公的差事做做。’文丹子奇道:‘蝦鞭?兄長割了它的蝦鞭?果真劍法通神。’大寶道:‘沒錯,因為這正是一個蝦鞭的故事。’”
後窗忽有人噗嗤一笑道:“哈哈,瞎編,真是一個瞎扯又瞎編的故事。”
新娘道:“是她?”
新郎道:“是她,正是她。”
後來聽說陸賓生又娶了一位夫人,兩位夫人姐妹相稱,而且姐妹情深。
也有說沒這回事,是謠傳。
陸賓生到底娶了誰,一個還是兩個,這事,看官,您說了算。
陸家後來以海鮮幹貨貨殖為營生,生意慢慢做大,加入的人越來越多,成行成市,街麵稱作了陸行,後來傳成了六(luo)橫(huang),小桃花島隨之也被叫成了六橫島。
“呀……”門外有人在唱漁歌,唱腔悲涼:
“走過桃花,忘了家鄉。”
“走過六橫,忘了爹娘。”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