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自古便以禮樂著稱,而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對長者的尊重。
比如在漢朝時期,朝廷就明確規定,隻要到了五十歲,便可以和縣令一起擔當教化的責任,帶領縣上百姓積極向善,推行仁政。老人所在的家庭也會減輕甚至免去徭役。
漢成帝時期,又規定將七十歲以上的老人登記在冊,每年秋天進行查問,如果老人健在,則要對子孫進行賞賜。並且要為老人舉行隆重的授杖儀式。
所以,哪怕蕭正已經登基稱帝,也不能對年邁者有絲毫失禮。
其中一位老者,身形有些佝僂,顫顫巍巍的拉著蕭正的胳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說道:“沒想到...我...我還能見到王師!”
“大王(注)啊,我們日盼夜盼,可你們怎麼才來啊,那劉黑闥打著為竇王報仇的名義胡作非為,我們...我們可是苦透了啊!”
蕭正扶著老者說道:“老人家,讓你們受苦了,讓鄉親們受苦了,都是蕭某的不是,還請鄉親們原諒。”
“您老放心,這一次,我派了三路大軍出兵河北,就是為了除此惡賊,解救鄉親們!”
“好好好,一切就都拜托大王你了!”
蕭正好言安慰,連連承諾,又衝著其他百姓揮了揮手,才率領眾人進了高唐縣城。
縣城街道兩側,依舊很多百姓駐足圍觀,見蕭正一行到來,歡呼聲此起彼伏,蕭正在馬上連連抱拳,心下也是頗為欣慰,百姓如此表現,足見新柳軍在此地名聲甚佳。
高唐縣衙,早已人去屋空。
劉黑闥起事後,各郡縣官員走的走逃的逃,哪怕是昔日竇建德的舊部,在劉黑闥手下為官一段時間後,也有很多人不聲不響的消失不見。
這裏麵,有劉黑闥自己的原因。範願曾讚其“果敢多奇略,寬仁容眾,恩結於士卒。”蕭正認為,雖有誇大吹捧之嫌,但不可否認,劉黑闥在軍事方麵確實值得稱道,比如擊殺麹棱,擊敗李神通和羅藝等等,確實非常出色,不過,在政事方麵,卻是力不從心了。
但更主要的,則是河北的大小門閥士族在暗中釜底抽薪,昔日的各郡縣官員,大多都是這些門閥士族的子弟或者門生,自然會對他們唯命是從。
蕭正也一直在關注著河北局勢,得到這些消息的時候便猜測,這些門閥士族之所以會這麼做,一半原因,是瞧不上劉黑闥,這一點蕭正可是深有體會。
而另一半原因,蕭正認為,這些門閥士族是受了李淵指使,別看唐軍撤出河北,但李淵絕不會善罷甘休,暗中必有動作。
治國之策,文武兩道,河北門閥士族釜底抽薪,對本就缺乏文官的劉黑闥來說是相當致命的,他也因無人可用致使轄地秩序混亂,大失民心。
注1:大王,古代對君主或諸侯王的敬稱。
注2:鄃縣,今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