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戰場廝殺,邊關因這場國與國之間的私仇而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不少百姓流離失所,離邊關最近的洛城深受戰場硝煙的迫害,城門外聚集了不少無家可歸的難民。
二月的氣溫仍透著寒意,難民老弱婦孺居多,他們穿著單薄,麵色如蠟,嘴唇幹裂,骨瘦如柴得讓人看了就心疼,不忍再看。
朝廷曾撥了幾筆賑災款下來,但是這裏距離戰場太近了,附近又有匪寇出沒,那些賑災款往往還沒到知府的手中便在路途中被山匪截獲,為此朝廷很是苦惱,軒帝曾派了不少兵力圍剿那些山匪,都是徒勞無功。
易臨峰和易千行都爭先恐後的自請護送賑災銀和賑災糧食,軒帝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主,見兩個兒子為了這事爭得麵紅耳赤,他竟然想了個奇招,提拔了楚軒,將此差交給了楚軒。
楚軒也頗感意外,這事他本想坐山觀虎鬥,將自己置身事外。卻不想人算不如算,軒帝的腦回路著實不好理解,楚軒隻能逼上梁山的接受了這份差事。
當柳錦瑟聽聞這事時,也是微微一驚,而後失笑,雨兒問她笑什麼。柳錦瑟出了心中對軒帝此事的看法。
易千行和易臨峰這兩個兒子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皇帝,軒帝不可能不知,不過以前是有太子這個儲君在,軒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現在太子之位空缺,兩個兒子為了儲君之位鬥的更加白熱化。就賑災銀這事而言,軒帝無論交給哪個皇子都不對,都會被有心人認為軒帝屬意那人為儲君。所以軒帝還不如將此事交給前太子的恩師,這樣就算那些找事的人也沒理由找事,頂多軒帝是念著對前太子的舊情,不看重如今這兩位聲勢正旺的皇子。
雨兒一張臉苦巴巴地皺著,擰著眉頭,擔憂地道:“那大公子可麻煩了。聽聞邊關戰事吃緊,山匪橫校大公子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
柳錦瑟麵無表情,眉宇間隱隱也透著擔心,不過擔心的是哥哥,她粗略算了算日子,哥哥好像有一陣子沒寫信回來了。
“雨兒,這兩日可有哥哥的消息?”柳錦瑟心中有些不確定是不是自己漏掉了。
雨兒有氣無力地歎口氣,道:“沒櫻公子有十日沒有寫信回來報平安了。朝廷裏傳出的也還是那些什麼戰事吃緊,軍糧匱乏,沒有最新的消息了。”
柳錦瑟愁眉苦臉的耷拉著眼皮,細指有一下沒一下的撥弄著琴弦,琴弦發出古怪的聲響,擾得人頭疼。
雨兒撇撇嘴,道:“姑娘,別折騰那琴了。”
柳錦瑟就此停手,悠長地歎口氣,這幾日總是莫名地不安,不知會發生什麼事。
她很討厭這種知曉會發生壞事,卻不知道發生在何時,是誰會出事的感覺。
“雨兒,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雨兒反問她:“姑娘指的是我們的計劃,還是大公子和公子分憂。”
柳錦瑟微怔,半晌,才悠悠道,“我還真不知……”
雨兒:“……”
柳錦瑟思索了片刻,道:“我病了這麼久了,易千行好像根本沒上當。我不禁懷疑我這個計劃可不可行了。”
雨兒卻有不同的看法,她道:“我倒覺著姑娘的這個計劃已經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