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醒醒,醒醒,起來吃飯了。”
陳昊感覺到有人在拍自己的手臂,微一用力,睜開了雙眼。
看清眼前的人,陳昊先是一愣,然後反應過來,這是郝億。
陳昊是帝影98級導演係的,而這個郝億則是97級美術係的。
陳昊一個人到處接活,起初為了賺錢都是身兼多職,結果自然是忙的累死累活,後來活多了些,發現自己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同時,總是自己一個人忙活,並不會讓所有人都覺得你多才多藝,反而讓部分客戶覺得你這個合作方實力不夠,而且顯得不專業。
加上,陳昊的想法是希望能夠在大四結束時拍攝自己的第一部長片,作為自己的畢業作品。
於是,陳昊便開始提前組建自己的團隊。
當然,因為沒有多少錢,陳昊隻能找最關鍵的部門人手,又因為年紀輕,沒有什麼人脈,所以隻能在學校裏找師兄弟們幫忙。
一部電影要最關鍵的人物,那肯定是導演了,因為他是整部電影的靈魂。
一個劇本讓不同的導演來拍,最終的成片雖然劇情的脈絡、最終的結局會大致相同,但畫麵構圖、整體節奏看起來絕對是兩種觀影體驗。
導演的審美決定了一部電影的質量和高度。
除了導演之外,劇組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攝影了。
畢竟導演有了想法,但最終付諸實際,將想法變成現實的是攝影,每個畫麵的構圖、色彩、分鏡也都少不了攝影師的功勞。
同時,劇組裏的燈光組也一般由攝影指導。
所以,大家會發現攝影師轉職成為導演的幾率相比其他職業要高的多,而且成功的也不少,比如國師、顧常位、寧昊等。
於是,陳昊便向自己的班主任求教,想要找在校生裏技術過硬的攝影。
班主任也是來了興趣,加上對於陳昊也比較看好,之前就一直幫忙推薦陳昊,幫其申請拍攝資金,於是便詳細的詢問起了因由。
得知陳昊的想法之後,班主任不僅為陳昊推薦了攝影,還推薦了美術設計、編劇、錄音等等,直接給陳昊推薦了一整個劇組。
陳昊汗顏之餘,拿著老班的推薦名單就溜了,最終決定隻找兩個人,一個攝影,一個美術設計,邀請他們加入自己的工作室。
沒錯,陳昊開了家昊工作室!
因為他打聽過在影視合作、以及稅收方麵,工作室要方便的多,稅收也有優惠,加上為自己的未來打算,因此便注冊了一家工作室。
當時的郝億還是大三,因為是在校生沒什麼具體的人生規劃,而陳昊找他直接就能接到活。
有錢賺的同時還能發揮自己的美術設計專長,因此沒有考慮太多便答應了。
倒是這個攝影起初不太願意,因為他正在忙著籌備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是沒有時間。
但是老班特地重點推薦,加上陳昊自己旁敲側擊知道這家夥確實厲害,最後便三顧茅廬,同時為他的作品出謀劃策,還讚助了不少,才將他拉入夥。
這家夥和陳昊一樣,單名一個昊字,姓寧!
於是,陳昊、寧昊以及郝億便組成了昊工作室的三劍客!
想到這裏,此時的陳昊是大喜過望,自己的前身還真是有眼光,居然把寧昊給拉來了!
前世的時候自己也嚐試拉攏過寧昊,隻是人家成名比自己早,而且備受追捧,所以最終便無疾而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