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三足鼎立(3 / 3)

僅次於三部《暮光之城》(第二、大結局上、大結局下),四部《哈利波特》(大結局上、第四、第一和第二)以及《天幕殺機》(8836萬)。

同時《霍比特人》的海外票房也全麵飄紅,由於有正傳三部曲的人氣基礎,“霍比特人”首周亮相就拿下1.38億美金的海外收益!

其中貢獻最多的是英國人,英國的指環迷們一共掏出1830萬美金的鈔票來填鴨票房。

緊隨其後的是德國影迷(1630萬美金)和法國粉絲(1270萬美金)。

不過很遺憾的是,在這三個地區《霍比特人》的開畫成績都未能突破《王者歸來》在2003年的紀錄(英國:2650萬、德國3080萬、法國1960萬)。

目光轉回到亞洲,南朝鮮地區也出現了850萬美金的票房小高潮。

排在南朝鮮之後的分別是西班牙(840萬)、瑞典(600萬),順帶提一下,這可是瑞典有史以來的第二高開畫)、意大利(540萬)、墨西哥(520萬)和巴西(490萬)。

截止本周末,《霍比特人》的全球票房總收入已經達到2.23億美金,整體表現不如《王者歸來》。

但相信在3D高票價的烘托以及這幾年海外市場的開發擴展下,最終海外票房依然具備衝擊《王者歸來》7.42億美金的實力。

再繞回到北美,“霍比特人”雖然比“王者”的表現要出色很多,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即便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因素,“霍比特人”還有高價3D外掛作為支撐。

根據票房統計結果,3D票房占到首周總票房的49%左右,已是半壁江山,所以從人流量上而言“霍比特人”已經輸給了前輩。

其次,“霍比特人”的整體風評表現遜於“王者”,根據影評人們的意見,“霍比特人”最大的問題應該是太執著於聯係正傳三部曲。

其實這也是好萊塢係列電影拍攝中的一個重要軟肋,最顯著的例子自然是“納尼亞傳奇”係列。

在《獅子、女巫和魔衣櫥》大賣之後,為了讓好不容易造勢而起的童星四人組延續商業價值,不但打亂了原著的順序,還多次為四位角色增加戲份。

後兩部中的生拉硬扯嚴重影響了影片係列應有的走向,導致這個係列很有可能就此終結在《黎明踏浪號》。

相比之下,反而是《諜影重重4》幹淨利落地“破題”值得稱道,在另起爐灶不可避免的前提下,還不如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進而巧妙地進行劇情嫁接另辟蹊徑。

所以,對於彼得-傑克遜而言與“過去”的緬懷,充其量應是點到即止!

按照現在的走勢來看,“霍比特人”不幸出現了周五>周六>周日的下滑曲線,但由於聖誕節的臨近以及後期沒有太強勁的競爭對手出現,故而3億票房線應是目標對象。

《霍比特人1》的媒體綜評為58分,爛番茄方麵新鮮度65%,139人投出新鮮番茄,75人砸出爛番茄,整體風評遜於正傳係列,處於中等偏下層級。

不過還是有不少媒體給出高分,其中以《完全電影》的滿分為例“迷人、壯觀,技術上頗為大膽,總而言之,這是一部你所期望的傑克遜式影片。

“擁有極為熟悉的整體拿捏度,以及強大的史詩娛樂觀感!”

“一位電影製作人所應該帶給觀眾的無外乎情感上的興奮與快樂,而傑克遜無疑是個中高手,不論是形容猥瑣的咕嚕姆還是年輕氣盛的比爾博,都能讓觀眾沉醉其間。而那些具象化於銀幕上的托爾金筆下的迷霧山脈,足以讓我擁抱這部影片!”

“史詩、宏偉、極具吸引力的情感張弛,氤氳於畫麵的強大視覺效果,順利支撐起整個冒險旅程。無疑這是今年最令人愉快和興奮的探險!”

“與前作相較而言,這部影片沒有那麼強大的壓迫感,更為輕鬆的主線步調配以近十年的特效發展,足以滿足所有原作的粉絲!”

“雖然自我發揮不可避免,但總體而言仍忠實於原著,可以滿足原著控和非原著控的所有要求!”

……

反麵的聲音也不在少數。

“總體而言,本片隻能算是精彩而非經典,與正傳三部曲那好似魔法的魅力相較,這部前作僅能算是及格。”

“不斷地埋下各種伏筆,試圖勾起觀眾對正傳係列的回顧,實在是多此一舉。這樣還不如像電視劇那樣搞個“後”情提要!”

“若正傳三部曲算是彼得-傑克遜對原著的升華,那這次的嚐試僅僅是對原著的鋪敘,雖然也能激發出一些對原作的感動,但卻實在是太少。”

“臃腫而乏味的長途跋涉,過度製作的痕跡極為明顯!”

……

《霍比特人》的口碑顯然不如《指環王》係列,不過有正傳係列在前,影片的票房表現還是讓米高梅和量天尺影業十分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