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生意簡直太讓人眼紅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為了巨大的利益,無論如何都得試一試。
……
在《心花怒放》橫掃內地國慶檔的同時,北美電影市場迎來了量天尺影業今年的第4部影片,詹姆斯溫擔當製片人的驚悚新作《安娜貝爾》。
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2014.10.3-2014.10.5):
第1名,《消失的愛人》,周末票房3800萬美元,20世紀福克斯,累計票房3800萬美元,上映影院規模3014家,投資成本6100萬美元;
第2名,《安娜貝爾》,周末票房3720萬美元,量天尺,累計票房3720萬美元,上映影院規模3185家,投資成本650萬美元;
第3名,《伸冤人》,周末票房1900萬美元,索尼,累計票房6450萬美元,上映影院規模3226家,同比上周跌幅44.3%,投資成本5500萬美元;
……
彙聚了大衛-芬奇、本-阿弗萊克等大牌明星的《消失的愛人》,與被稱為“《招魂》前傳”的《安娜貝爾》上周纏綿始終,周末三日幾乎每天都打成平手。
最終《消失的愛人》還是以80萬美元的微弱優勢榮登榜首,但兩部影片顯然已達成雙贏。
《安娜貝爾》賣點顯然十分單一,從邏輯上來說,鬧鬼娃娃“安娜貝爾”的梗是被《招魂》用了,《招魂》又被《安娜貝爾》當梗用了。
從立項伊始就定型為“前傳”甚至“外傳”顯然是不利之處,3720萬的開畫票房也低於《招魂》(4190萬)和《陰兒房2》(4030萬)。
不過作為幕後“黑手”的量天尺和詹姆斯-溫大師都是勝者,而詹姆斯溫本人決定淡出恐怖片界的決定也讓觀眾更加期待,即便他已經走上了製片的崗位。
而從票房統計來看,《安娜貝爾》周五單日收入占到周末三日總票房的42%,相比之下《超自然現象》係列和《陰兒房》係列都超過50%,這無疑是好現象,說明影片的後勁更加強勁。
雖然由於驚悚題材的限製,本片不可能像《消失的愛人》那樣長賣,但依然有突破8000萬美金的可能。
《安娜貝爾》的媒體綜評為38分,爛番茄方麵新鮮度31%,23人投出新鮮番,51人砸出爛番茄,CinemaScore評分B。
原本定位於《招魂》前傳,但因恐怖大師溫子仁退出恐怖片界轉而打造《速度與激情7》,交由《招魂》攝影師約翰-R-萊昂耐迪打造,風評一般。
“《安娜貝爾》做了足夠的“小動作”去打造令人毛骨悚然的效果,從而比前輩《招魂》更加令人滿意!”
“在驚悚橋段的設置上,相比於《招魂》的混亂,《安娜貝拉》出色不少!”
“盡管影片設置了一個勇敢的女主人公,但《安娜貝爾》依然遵循著《招魂》的“中世紀”態度,竭力打造一個極端自我犧牲的母親!”
“驚悚設置張弛有度,但他們在這部影片中充其量就是垃圾食品的水準!”
“從製作的角度來說本片絕對是工藝品級別,但它內在的故事線索並不足以支撐這一切!”
“這種上世紀60年代的格調已無法帶來更多驚喜,類似的鬼故事已經被多次改編成《鬼哭神嚎》和《招魂》。
但它原創性的缺失被大量的驚悚設置所彌補,觀看本片你絕對會像一個小女孩那樣尖叫!”
“可悲的是,《安娜貝爾》最終淪為一部廉價、破爛且低成本的前作,僅僅就是為了解釋這個娃娃的起源,更讓人無法忍受的是還拍的這麼平庸和無趣!”
……
《安娜貝爾》的口碑並不好,與《招魂》比顯然相去甚遠,不過其拓展了《招魂》宇宙,為溫子仁的恐怖宇宙打下了基礎。
此外《安娜貝爾》雖然首周票房比不上《招魂》和《陰兒房2》,但是其也足有3720萬美元的開畫成績。
而《安娜貝爾》的製作成本才僅有650萬美元,量天尺影業顯然是要再賺一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