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縣城中間有一條據是清朝時候修的路,但因為時間年代久遠,那條路爛的不得了,尤其是下雨,那絕對是兩步一摔的架勢。
就算是晴,那條道也鮮少有人走,拖拉機碾壓之下,那條路全是不平的溝壑,一不留神還得崴腳。
“那這條路修好,豈不是離廖家鎮和咱們安馬鎮都很近了?”
“可不是嗎!到時候去鎮上,可比現在節約時間多了!”楊聞道連連點頭,表示以後再去縣城,就算是騎自行車,也花費不了多少時候,路還平坦,想著就痛快。
兄弟倆就在家門口的田坎上蹲著了會兒話,家裏有炊煙升起,兩人再拍拍屁股各回各家。
等到秋收一完,氣沒那麼熱,鄉鎮上把各村兒的村長支書集合到一起開了個會,了修路的事。
得出個結論,每個村兒包一截路段,給一定的工分和工期,讓各村兒自己決定怎麼分怎麼去安排。
村長跟支書一商量,決定每個隊抽倆人,他們大隊一共十一個隊,就二十二個人。
他們隊分了有三公裏多的路麵,二十二個人去修,人手是絕對夠的,不過跟這高工分相對應的是,這份工作也比較辛苦。
成年男子漢在地裏勞作一掙滿工分的話是十個點,去修路的話,一是十八個點,勞動時間也會比較長,早上般到晚上般,比平常在地裏多了一個時,中午還沒多少休息時候。
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話也是個大實話,一聽每有十八個工分,不少人都躍躍欲試。
楊聞獻他們隊上選了隊長和他去,這一去就是一個多月。
這楊素之去找桂萍珂‘交作業’,去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騎著自行車的郵差離開,她見到楊素之,便朝她揮了揮手,走近了楊素之瞄了一眼信封,看到個‘章’字。
她猜,這是章峰給桂萍珂的來信。
對此,楊素之忍不住在心裏歎了口氣,想到上次楊素景回來的情況,他似乎是在有意避著桂萍珂,但他卻十分寶貝桂萍珂借給他的書。
若心中無所掛念,又何必患得患失?
她這個大哥啊……
“幹什麼這樣看著我?”桂萍珂隻覺著楊素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裏閃過了一些奇怪的情緒,似乎在歎息。
“你最近是不是又瘦了呀?”楊素之敏銳的覺察出桂萍珂近些日子的變化,但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問她。
“是吧”桂萍珂不以為意的笑了笑,岔開話題,“讓我瞧瞧你的作業呢。”
楊素之把一個寫滿了字的本子地給她,這前麵五頁是方正的字體練習,後麵十頁則是各種算數題。
“你的臉色也沒之前那麼好,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楊素之並沒有真的像孩子那樣被桂萍珂轉移了話題。
“你一個孩子家家的,怎麼比大人都還眼尖?”桂萍珂捏了她鼻子一下。
“你是知道的吧?”楊素之覺得自己也挺執拗,並未放過桂萍珂。
“……”桂萍珂覺得楊素之像是個成精的孩兒。
隻是沒等到桂萍珂的回答,外頭就傳來楊素雲急切的喊聲,“妞妞,妞妞快回家,出事了,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