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2章(1 / 2)

軍中自有黃金屋,軍中自有顏如玉。

在漢時,還尚未有‘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說法,與之相反的是,真正有出息、有誌向的男兒,都會參軍。

畢竟,比起整天對著經書搖頭晃腦,參軍打仗更對熱血男兒的胃口。

尋常百姓不論;但凡是家中有點餘錢的小地主小商人,就都會為把兒子送到軍中使盡渾身解數。

漢室軍隊可不是想進就能進去的~

漢律明確規定:高不足七尺、重不足二百七十斤者,勿征。

而漢一尺約24厘米,一斤約250克。

也就是說,但凡身高沒有一米七,體重不到六十五千克,人家根本不收你!

所以,幾乎有誌於將家中後輩送入軍中的家庭,都會從小全方位培養家中最有出息的兒子。

這種人,是漢室軍隊最喜歡的士兵來源,良家子。

他們從小肉食不缺,家中還會請退伍軍卒給他們教導武藝,要是有條件,還會托關係請軍官,教授戰場經驗和文韜武略。

與此同時,這些人家還會從佃農或奴仆中,挑選出一些孔武有力的,為自家麒麟兒從軍的親兵;到了軍中,他們也不會被打散,通常會讓那個被全家寄予厚望的少年,做手下親衛的軍官。

原本是農戶甚至奴隸的親衛,需要自家少爺帶領他們得到戰功,以此改變自己低劣的出身,或用得來的賞賜改善家庭的生活水平。

若是不幸陣亡了,主家也會照顧好家中婦孺,保證他們的物質生活。

而從軍的良家子們,則需要手下士卒在保護自己安危的同時,勇敢作戰為自己立得武勳,讓家庭得以雞犬升天。

二者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欒布撇開臉皮不要,將韓睿強留在身邊,就是想要將其作為欒毅日後建功立業時的左膀右臂。

鄭鍾早年也曾參軍,但被百裏挑一的嚴苛征兵製度刷下來了。

至於原因,根本不是那個文吏所說的‘閣下身高不足七尺’,而是他的身份背景——遊俠。

要說起來,遊俠其實是最好的兵源,畢竟比起從小嬌生慣養,隻練過一些花架子的‘良家子’,他們更懂得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以及如何殺人。

但是,自從先帝細柳閱軍後,天下已經幾乎沒有願意用遊俠為士卒的將軍了。

他們想要的,是如周亞夫麾下那支細柳營般,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大敵當於前而陣型不散;敢架著長槍對先帝禦鑾威脅‘哪怕你是皇帝,沒有虎符也不能進去;再往前格殺勿論’那般冷血無情,具有鋼鐵般紀律的軍隊。

良家子,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這就是先天優勢;而他們作為尋常百姓,出於對秩序的習慣,更會服從上官的命令。

反觀遊俠,雖然具備不錯的身手底子,但終歸補不上從小喝奶吃肉長大的良家子們;深入骨髓的散漫和倦怠,以及對秩序的無視,更是讓任何軍隊避之唯恐不及。

想著這些,鄭鍾隻能無奈搖了搖頭,回到了住處

翌日醒來,鄭鍾升了個懶腰,打開房門,看到屬下等候在此。

“虎子走了?”

屬下恭敬地回道:“剛走,小弟目送其出了東城門。”

“要不要派人···”

說話間,手掌在脖頸處虛抹了一下。

鄭鍾長歎一口氣:“不必了~做人留一線。”

踏出房門,邊走邊詢問道:“雲中那筆大買賣是個什麼來路?”

屬下恭敬拜道:“截殺。”

“雲中有人接過,失手了。”

鄭鍾孤疑道:“可是權貴?”

屬下道:“應該不是,據說是個鄉野村夫;上過戰場,有些身手。”

鄭鍾安下心來:“雇主是什麼底細?”

屬下疑惑道:“雇主,是雲中失手的那夥道上弟兄···”

沉吟片刻,鄭鍾還是沒法下決心:“先跟手下弟兄商量商量,再決定吧。”

說話間,來到一棟破舊的小院——

他們的老巢。

進門,映入眼前的是一處廟狀結構。

屋內兩側十數隻寬椅,左右相對,上首一把獨座,立於高台之上。

鄭鍾進門,大刀闊斧坐於上首,放眼望去,堂內坐滿了人,各自身後站著幾十號弟兄。

“今日,先把其他諸事都放一放,商議一下雲中那比大買賣。”

說罷,回頭看向賀重:“將具體內情,於眾人分說一番。”

“是。”

賀重稍稍上前,衝眾人一拱手,便道:“雲中傳來的消息,這筆買賣,是截殺一夥從雲中而來,經過上郡的人馬。”

“大概百十號人,目標是其中一人;取其人頭,買賣就算成了。”

回頭望向鄭鍾,見他點點頭,又道:“訂金十金,事成之後可得百金!”

頓時,堂內眾人呼吸猛然加重,雙目充斥著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