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6章(1 / 2)

元年元月,韓睿一行終於抵達長安城下。

看著眼前雄偉壯闊的灞橋,和橋下奔流的灞水,韓睿為秦登峰造極的基建能力讚歎不止。

說秦殘虐也好,暴政也罷;不可否認的是,秦作為中國封建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政權,向後世充分展示了‘集整個中原之力,到底能做到什麼事情’。

秦統一天下後,北修長城,南鑿運河以攻三越;在長安修著阿房宮,還能在西南夷繼續鋪設秦直道!

眼前這座灞橋,如果有幸存留至後世,那世界十大奇跡恐怕就要多一個橋類建築了。

回過神,看著後麵搬運貨物的馬車之上,那幾個設卡攔路的衙役正被束縛著雙手,無精打采的躺在貨物之上。

區區幾個炮灰,欒毅根本不看在眼裏,真正讓他對此行憂心忡忡的是,欒氏此次與晁錯聯姻之舉,好像牽扯進什麼了不得的大事了···

“韓弟,此入長安,等著我們的隻怕是刀山火海啊···”

聽著欒毅一副裝x的口吻,韓睿嗤笑一聲:管我叫弟弟,也不怕折壽!

一行人從灞橋上策馬而過,自宣平門踏入長安——這個仿佛張開血盆大口,隨時要吞噬一切的怪獸嘴中。

走到欒氏在長安的府邸,將隨帶貨物都卸了下去,欒毅便遣鄭鍾往弓高侯府遞了一張拜帖:晚輩子侄,謹拜世伯在上。

如今,鄭鍾已經成為了欒毅的頭號狗腿子,作為見多識廣的遊俠,他不時拿出的新奇玩意兒,總能讓欒毅愛不釋手。

待等鄭鍾歸來,欒布沐浴更衣,備好禮物,就拉著韓睿前往弓高侯府。

弓高侯韓頹當,乃漢初異姓王-韓王信的幼子;韓王信——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庶孫是也。

楚漢爭霸之時,韓王信為劉邦所封的韓王,隨劉邦一起擊敗項羽,平定天下。

而後,劉邦認為韓信的封地戰略意義重大,就將其移封太原以北;對此本就心懷不滿的韓王信,在後來被匈奴攻打,投降獻城,並引誘代相陳豨裏應外合,以反長安。

再後來,韓王信以匈奴大將的身份,率軍攻打,被漢初名將柴武一舉殲滅,韓王信身死當場。

韓王信損兵折將還搭上自己一條命,他留在匈奴的妻小婦孺無人照料,愈發困苦;先帝時期,在當代韓氏宗主韓頹當帶領下,韓氏舉族逃亡回漢地,被先帝封為弓高侯。

韓頹當與欒布雖平輩論交,但今年也才五十多歲,和欒毅隔一輩,欒毅喊聲世伯正好;更重要的是:欒毅的騎馬射箭,幾乎都是韓頹當教的!

當時,韓頹當才從匈奴地歸降朝廷,得以封侯;朝堂諸公和各軍將帥心中都是很不滿——憑什麼我們累死累活不能封侯,這蠻夷一歸附就有侯爺當?

被朝堂排擠、軍隊蔑視,又融不進長安的貴族圈子,韓頹當隻覺坐立難安,不知該如何自處。

當時,同樣有汙點的儷寄找上門去,與韓頹當促膝長談,擺明厲害——和這些人交好都是沒用的,閣下真正該做的是忠於陛下。

韓頹當聞炫音而知雅意,趕忙麵見先帝道:陛下,俺就是個粗人,別的不會,但在匈奴那地界,僥幸學會了些騎兵戰術···

先帝聞言大喜,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交到韓頹當手上;待其練成,觀軍容嚴整,氣勢非凡,便封其為將軍。

作為高帝時期的遺老遺少,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環境下,高帝功臣欒布、誅呂功臣儷寄,乃至於丞相申屠嘉等人本是報團取暖。

在儷寄的引薦下,再加上欒布等人本就與韓頹當之父韓王信有舊,各自年紀也相仿,屬於同一時期的人物;便走到了一起,自成一係,地位超然,是為太祖功臣係。

事實證明,正如天朝太祖‘黨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所言,在任何政權內部,都會有小山頭抱團。

而作為欒布最有出息,也最寄予厚望的晚輩,欒毅就被祖父送到韓頹當手中,去學習武藝。

韓頹當作為降將,對欒布這麼一個本就位高權重,又有極高聲望的大人物之請求,能不盡心盡力?

遂親手訓練欒毅的禦馬之術和射箭之術,以此向欒布示好。

雖然目的不純,但多年朝夕相處之下,韓頹當也喜歡上了這個頗具英氣的後輩,親切得稱欒毅一聲:世侄。

此行,欒毅拜會至交世叔,就是為了利用子侄後輩享有的特權——打小報告!

剛出上郡地界就遭人攔截,是個人心裏都會覺得窩火,更何況欒毅這麼一個年輕氣盛的小夥兒?

·

韓府此時大門洞開,門敲得街道被灑掃幹淨,韓頹當正帶著家中妻小,等候著欒毅的到來。

馬車剛停下,欒毅就跳下馬車:“世伯,晚輩看你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