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道光駕崩(1 / 2)

白湯姆的戰術很簡單,就是拉開距離狙擊,盡量避免跟敵人近距離接觸。於是就出現了,藍衣軍不停地射擊,清軍不停地倒下,然後退下,老將文興不斷地命令親兵斬殺退後的清兵,然後他們再衝上。

這場滑稽的拉鋸戰最後在白湯姆主力到達之後結束了,幾萬人的集團式衝鋒讓白湯姆的大獵兵軍團理想成為了幻夢。文興見事不可為,自刎於戰場。

而此時北京的道光帝,也醒了過來。

184年6月,北京。

道光的發辮散著,蒼老的容顏扭曲著,房間裏飄蕩著腐朽的味道和藥的苦味。

“李子,朕病重的時候,可有不開眼的?”

他隨侍的太監李子也算是各位大臣需要抬眼瞧的人物,對國家大事略有了解,可正是因為略有了解,才不敢開口。

道光眉頭一皺,猛烈地咳嗽起來。

“皇上,皇上,保重龍體啊!”

“!朕的國家怎麼了?!是哪個跳梁醜在給朕找麻煩,是要立儲麼?”

對道光兩子奕詝和奕?圍繞著的儲位問題,有著經久的討論。奕詝年長,且為人寬厚,有長者之風,人君之德;奕?聰明伶俐,有賢君之能。

“皇上,兩位阿哥都很安分。其他的宗室、大臣也絕不敢造次。”李子奏道,他的也是實話,道光雖然年老,但是畢竟還是皇帝,指不定什麼時候就醒了。現在觸了他的眉頭可是吃不了兜著走。

“那是誰?”

“回皇上,是廣州的藍衣賊作亂了!”

道光聽了,不以為然,又問:“跳蚤也敢造次?”

“皇上,偽朝大將吳大飛據報已破桂林,廣西提督達裏保殉國了;偽朝大將白湯姆,水陸並發,兵圍漳州,總兵文興、福建提督竇振彪也殉了。湖南……”

道光聽到這已然怒不可遏,猛地問道:“湖南怎麼了?”

“湖南亂民紛起,和藍衣賊一道違逆朝廷,湖南已經沒了,藍衣賊已經為了武昌鎮!”

“什麼?!”道光氣的渾身哆嗦,將茶碗扔到了李子身上,吐了一口濁血,竟然又昏了過去。

當晚,道光病入膏肓,竟然駕崩了,比曆史上,早死了8年,而他臨死時仍然不清醒,沒有留下任何傳位遺詔。

可以這麼,道光是讓雪片一樣飛來,並堆成雪山一樣高的告急文書給逼死的。

“諸位,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十六萬藍衣賊犯境,江南朝不可保,皇上又大行了,在場的都是宗室,咱們得定下一位皇上。”軍機大臣賽尚阿首先開口。

這是奕山發話了,道:“正是,隻是如今各位阿哥年紀還,藍衣賊兵鋒正盛,恐怕?!”

定郡王載銓一聽,眉毛一豎,厲聲罵道:“奕山,你這狗賊喪師辱國,還敢妄議儲位,幾位阿哥,年紀雖然尚,但是國君之位,需得名正言順,怎麼,你還想插一腳?”

奕山一聽,連忙稱不敢。

肅親王敬敏年事已高,但是在宗室中素有威望,給定了個調子,道:“想聖祖皇帝,八歲登基,仍是懵懂幼年,強敵環飼,佞臣當權,舉步維艱。不也是縱橫捭闔,掃平不服了麼?四皇子奕詝,年已十一,寬仁能厚,大有仁君之風,諸位認為如何?”

綿愷、奕經、穆彰阿等人皆是點頭,道:“大善!”

賽尚阿也沒什麼意見,隻是問:“四阿哥可為君,隻是仍是稍嫌年幼,不知是否要孝全皇後垂簾?”

聽了這話,在場諸人皆是眉頭一皺,中國古代有“牝雞司晨,國亡之先兆”的法,且不論這件事情多麼不好看,但是如果設立攝政王,這更不好收拾,一個不心就是亂權專政,第二個多爾袞。

再道光在位期間,諸位親王、郡王、宗室皆沒有太成器的,不是年老力衰,就是想奕山這樣以為可成大材,但最後成了笑話的。

最終這一議就這麼定下來了,由皇四子奕詝繼位,母孝全皇後垂簾聽政,由幾位內閣大學士輔政。

終於這宮裏的風波算是消停了,可是外麵還是一片狼煙,現在大家都是坐在炭火上烤著。藍衣賊不動則已,一動就把整個南方給卷進去了。整個清朝除了入關之際有著較大的人馬的軍事行動,後來不管是三藩、還是平台,乃至噶爾丹、大和卓、緬甸之流,撐死三四萬人,更少的也就是幾千人,所以看似有清一代戰事並不少,康熙、乾隆打他們打得不亦樂乎,然後讓後世各種拍電視劇的把他們奉成了中華明君,可是清軍基本上就沒有經曆過正規軍超過十萬人的大型敵。都三藩之亂時,吳三桂有幾十萬人馬,其實一撤藩,他也就剩下兩萬多人了,加上廣西廣東兩位難兄難弟,勉勉強強湊個十萬人吧,這還不是保守數字,是好聽一點的法。康熙平三藩時,八旗已經不堪戰,年輕的康熙用自己的青春生生拖死了吳三桂。到了嘉慶時,提鳥籠子的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而鴉片戰爭,算得上清朝後期動員軍力最大的一次了,前後有二十二萬人馬,而英軍共調集了1.9萬人,而且還是分批次的來的。基本上,在一片戰場上就沒有出現過超過一萬人的英軍。最終英軍傷亡人數也就幾百人,而清軍傷亡達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