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拜訪馬克思-
搜這的更新
梅勒朗和張孝恩,也就是情安局的特派間諜月蠡,來到了間並不寬敞而且多少有些窘迫的公寓麵前。()公寓隻是三層樓的高度,他們要拜訪的這一家就在公寓沿街的一樓,狹窄甚至有破洞的木頭樓梯讓在國內享慣了清福的張孝恩輕輕的皺了一下眉頭,但是並沒有影響任何心理活動。
公寓的紅黑色木門在兩人麵前顯得如此單薄,張孝恩看著連接門和牆的部分甚至都不是嚴絲合縫地,他甚至懷疑自己輕輕的一腳,就能踹開這扇不起眼的木門。當然,無論是從張孝恩本身的紳士道德,以及這扇木門主人本身的地位來他都不能這樣做。因為,殘破的木門的左邊,一個快要脫落的銅牌上,寫著幾個法文字母,連接起來是一個姓氏——馬克思。
大條的梅勒朗從來不覺得今需要拜訪的,隻是青年人就滿下巴大胡子的男人有什麼特異之處,他隻知道,每次勒芒跟這個男人會麵,都會寫很多莫名其妙-的話。勒芒很尊重這位先生,他講話會用很多的古希臘、古羅馬甚至北歐的典故,張口閉口都能用什麼莎翁名著來旁征博引。梅勒朗本身不認識多少字,但是並不妨礙他認為認字很多的人是厲害的人,並尊重他們。隻不過,他並不覺得這些人算得上是自己的同道中人,更不覺得他們對自己保護工人的事業能起到什麼太大的作用。
與粗線條而且沒什麼文化的梅勒朗不同,張孝恩在來法國之前·就已經詳細地拜讀過這位大家的已經完成的大作,甚至剛剛在倫敦與恩格斯共著的《**者宣言》他也在來到法國之後,仔細地研究過。實話,當初在出發之前,他在情安局局長蘇美的接引下·麵見德泰皇帝陛下,陛下還親自向他提點了這個人,並且要求他仔細地研究他的著作。但是不可避免的,張孝恩看不上這位不知為何被皇帝如此青睞的年輕人。
沒錯,卡爾.馬克思先生還是一位年輕人,到明年才滿三十歲,比偉大的德泰皇帝陛下才大一歲,還是個愛幻想、很衝動的熱血青年。馬克思是一位多產的著作家·一生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名著無數·但是這些深刻的著作·在後半生寫成的占大部分。現在張孝恩看過的著作,主要是關於西方哲學的,較為出名的也就是《德意誌的意識形態》一書。在張孝恩看來,這樣的書在西方可能算得上是很有新意,甚至稱得上是驚世駭俗,但是眼角身高的大間諜還是不對這樣的純理論著作家有什麼特別的興趣。
其實何沐平本人也是對這位影響世界近00年的偉人也是存在著保留意見的。
當然,這所謂的保留意見都跟這位為了哲學和社會學奉獻了一生的作者本人無關,大部分是保留在了不遺餘力用這位偉人惡心了幾億人幾十年的這樁事情上。嚴格來,固然科學社會主義指導了工人階級奮鬥幾十年乃至一百多年·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僅僅從學術的角度上來看,從馬克思這裏,赤黨一派就帶了強烈的武斷下定義的學術風格。首先,科學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建築於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幾年前,這位心氣很高的才就各打五十大板,批判了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具有不徹底性。然後·將兩人的理論這裏那一塊,那裏湊一塊,合在一起,形成了到了何沐平高中、大學時代仍背誦的辯證的唯物主義。《德意誌的意識形態》一書中,他又拋出了唯物史觀。從19世紀的社會來看,唯物史觀絕對是一種巨大的突破,無論西方帶有政治色彩的人物如何誹謗,如何詆毀,都不能抹殺這份巨大的哲學成就。即使這兩份成就,幾乎都是馬克思東拚西湊出來的,但是誰也沒過做學問不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的。
不過,問題又來了,哲學這東西從來沒有對錯。就像一個男人很難出兩個都是國色香的美人,到底誰更美一些,哲學上從來就沒有標準去界定一個理論到底是正確是錯誤。一個人可以偏好一個理論,可以認同一個思想,但是抱住這個思想,然後指著別的思想,“這他媽全都是錯的,隻有我是對的”,就是徒增笑耳。何沐平清楚地記得,當年自己的地中海發型高中政治老師,照本宣科地介紹某一個章節,道:“因為唯心主義是錯誤的!因為,二元論是錯誤的!”
直到何沐平上大學前,他還緊緊跟隨著地中海老師的步法,高喊著:“唯心主義是錯誤的!二元論是錯誤的!我們不學習其他哲學是因為哲是最好的,沒必要去學習錯誤的東西!”
不過,等他真的學習了哲學,就知道,為什麼哲需要從中學抓起了。
平心而論,馬克思絕對是何沐平崇拜的人之一,這絕不是假話,他影響了人類曆史僅次於耶穌、愛因斯坦之流,也絕對是真實的。但是,僅此而已。他是個偉大的哲學家,提出了具有曆史價值的哲學理論,在社會學社會功能主義理論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但是,他是一個哲學家、一個做學問的學者,這也是何沐平給他的基本定位。他是革命導師也過得去,畢竟這麼叫了一百年,但是即使馬克思自己,在晚年都不斷地反思自己的革命綱領,提出自己關於1年革命的很多看法都是幼稚的,不過後來人大都斷章取義,從他的一聲龐大的言論和著作中·挑出有利於自己的觀點,基本上把這位學術偉人的地位給完全扭轉了。
張孝恩不知道這些隻有穿越黨才知道的事情,不過他是間諜,更是政治嗅覺敏銳的間諜。對他而言,值得關注的人隻有野心家、有特殊才能的人物·絕對不是一個滿腦子隻有在他看來虛無縹緲的鬥爭綱領和目標的學者。對,他隻不過是一個學者,張孝恩對自己道。一個被萬裏之外的皇帝看重學者。不理解陛下為何看重他,但是作為一個敏銳而且精明●幹的間諜,他當讀完《**者宣言》,也就是何沐平所知的《**宣言》後,已經基本上有了一套如何利用他的計劃了。沒錯,利用他·月蠡認為·這種人物也隻有推推手利用的價值·甚至都擺不上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