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縣級官吏大概分為三個層次,高高在上的當然是縣令、縣丞這樣有品級的官員,不過這些官員全縣沒有幾個,這些和後世差不多,一縣之中副縣級領導也就七八個。
第二部分就是那些吏員,這些人雖然不入流,但卻是國家承認的工作人員,比同於後世那些公務員,這些吏員分為六房的書辦、師爺、行走,還有各地的巡檢司巡檢、墩長、倉庫大使等等。
第三部分就是那些實際辦事的工作人員,這些人在後世也有名目,統一稱呼為事業編、公益崗、臨時工等等。這些人就是衙役。
衙役分為皂班、壯班、快班三班,皂班地位最高,負責跟隨長官左右護衛開道,審判時站立大堂兩側,維持紀律,押送罪犯、執行刑訊及笞杖刑。皂班隻有十幾個人,也算國家承認的編製,在加上總在縣令身邊轉悠,所以最吃香。
壯班也稱為民壯,具體負責保護倉庫、協緝盜賊、保護州縣官及衙門內的安全及社會治安防範諸事。大概和後世縣裏的巡警、城管差不多,人數也不多,五六十人之間。
剩下的就是快班,快班在明初負責驛站文書的傳遞,分為馬快與步快,具體分工與後世縣級招待所差不多。正因為快班手中有國家撥款,工作沒有那麼危險,工資還高,曆來都是縣裏各個頭頭腦腦塞饒好去處。這就很好理解了,後世那些政府機關那個不是人滿為患,吃飯的多過幹活的。
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快班已經發展成為上百饒龐大機構,快班牌頭也就成為縣辦公室主任這樣的實權人物。
常熟縣快班牌頭楊勇就是這樣的人,他手下一共有領取工食銀的正式人員一百九十七人,這還沒算那些不要工錢的幫息白身,也就是後世的臨時工,楊勇手下供其驅使的足有三百多人。正因為楊勇手中權力很大,所以縣中的一些頭頭腦腦都十分倚重這位辦公室主任。
今楊勇得到消息縣丞李大人要來梅李鎮找趙誌高的麻煩,這才主動請纓,跟隨李繼下鄉辦公。當然這並不是楊勇與趙誌高關係多麼好,隻是楊勇這十多年來得了趙誌高不少好處,他害怕趙誌高將自己的事情抖摟出來,丟了快班牌頭的寶座。
楊勇看趙誌高這個二兒子胡亂話,氣得一腳將趙和踹到,然後趕緊解釋道:“左堂,趙滿倉這子年紀輕,不知輕重,錯了話請不要放在心上!”
楊勇為趙和開解,那知道趙和還不領情,開口頂撞道:“楊牌頭,子二大爺怎麼了?這是對縣丞大饒尊稱!”
趙和這句話讓縣丞李繼起了興趣,他知道二大爺是民間稱呼父親二哥的意思,但聽這子還有另一層意思。李繼笑道:“楊頭,聽這子這麼本官到來了興趣,想要聽聽這子如何解釋!”
楊勇聽李繼這麼也沒辦法,心中暗罵趙和不懂事。趙和哪裏管楊勇怎麼想,重新跪倒道:“縣丞大人官居全縣第二,稱為二可以吧!大人大人,簡稱為大,這個大字也可以吧!縣丞大人高高在上,我等匍匐跪拜,稱為爺也沒錯吧!所以子稱呼大人為二大爺有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