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趙和遠比楊漣心的多,為了搞好這次新稅製,趙和基本上沒有觸及大地主的利益,同時這次是征收夏稅,農業稅雖然有點,但並不占主流,自然不可能得罪那些大地主。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六月末,夏稅漸漸接近尾聲。除了虞山鎮、梅李鎮等幾個大的鎮子,大部分鄉鎮的收稅隊伍都已經完成任務回到縣城。
趙和采取的手段是回來一組核實一組,萬萬不能得到都回來在統一核實。隨著每組收稅的數目漸漸明朗化,今年征收夏稅的實際數目,慢慢浮現在趙和麵前。
在七月初二,最後一個鄉鎮的征收組也回來了,很快全縣夏稅征收的準確數目擺在趙和麵前。
趙和拿著賬票仔細看著數目,今年人頭稅收取了六萬九千一百二十二錢八分六厘,商稅收的多些,足有七萬六千四百一十二兩之多,其他稅種雜七雜澳都算上,今年一共征收了十六萬銀子之巨!
常熟縣從弘治年間進入平穩發展期,人口一直在二三十萬之間,土地也在三四十萬頃之間,所以每年的賦稅基本上差不多,絕對不會差過一成。現在擺在趙和麵前的卻是十六萬兩銀子,這應該都是新稅製之功!
這種好消息自然不可獨享,趙和拿到準確數目的第一時間,就去了三堂拜見楊漣,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同樣焦急等待的楊漣。
楊漣這半個月也在苦等,不過他預計今年夏稅肯定要有所增長,但沒想到增加一倍還多。
楊漣看著賬票,心中十分高興,隻要有了這份政績,自己肯定會被越格提拔。
“穀豐,你做的好!你先去將稅銀都準備好,這次本官親自押解稅銀去北都!”
看到楊漣高興趙和也很高興,畢竟這就代表著自己升官有望。
“請縣尊放心,這次收稅屬下使用了新式記賬法,完全可以讓戶部放心查賬!”
楊漣看到趙和做的滴水不漏十分滿意,很難得來到趙和身邊,拍著他的肩膀道:“穀豐,你真是國之幹才,這種人才絕對不能埋沒民間,等本官從南都回來,你收拾一下跟著本官北上,你這種人才應該去北都戶部工作!”
趙和等的就是這句話,現在聽楊漣這麼,趙和這半年多的努力都沒有白費,趙和趕緊跪倒感謝道:“請縣尊放心,屬下去了北都絕對不會給縣尊、恩師丟人!”
楊漣笑著點點頭,他對趙和十分滿意,會察言觀色、有能力、有膽量,楊漣這時已經下定主意,將趙和帶到北都後,一定要好生培養。
趙和出了三堂一顆心放了下來,現在萬事大吉,就看楊漣能混個什麼職位了。不過楊漣現在隻是個七品,當什麼三四品高官基本上不可能,預計是給事症禦史這種職微權重的官職。
想到自己靠上了一棵大樹,趙和心中十分高興,和戶房的同仁打了聲招呼,自己翹班回家玩老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