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不知道小爺就是太子在宮中的稱呼,還以為那個牛逼大佬,他想了半天自己也不認識能與皇帝說得上話的大佬,難道是楊漣?
趙和試探的問道:“王公公,這個小爺是那個?”
王安聽趙和這麼問真是莞爾,他笑道:“小子,記住規矩,小爺就是太子殿下,不過你不能稱呼小爺,要尊稱太子或者殿下!還有皇爺就是萬歲,這個你就隨意了,皇帝、聖人、萬歲、陛下都隨你!”
王安現在知道趙和是個不學無術的小子,害怕他君前失儀,所以趕緊趁著這個檔口對他進行一下稱呼普及。
明代是個身份社會,對皇帝的稱呼極其繁瑣,遠不像後世電視中演的那樣簡單。趙和聽王安講解了半天,也隻記個皮毛。
王安與趙和邊說邊走,二人來到東廠門前的牌樓,王安的肩輦停在這裏,兩個小宦官看到王安出來,趕緊將肩輦收拾趕緊,將原本就不存在的灰塵掃落,然後跪下恭迎王安。
趙和看到這種二人抬的肩輦十分鄙視,心想這個王安估計手中沒什麼錢財,要不怎麼不坐八抬大轎?反而做這種二人的抬得高背椅子?
肩輦的樣式有些像南方的滑竿,就是兩個人抬著一個椅子,十分的簡陋。但是這種簡陋的肩輦可不是誰都能坐的,這東西在北都就是身份的象征,因為肩輦隻有皇宮中才有,同時能坐上肩輦的必須有皇帝特旨才行。
明朝雖然是太監權力最重的朝代,但也是對太監管理最嚴格的朝代,因為曆任皇帝都要吸取漢唐時期的教訓,對待這幫可憐的殘疾人是又拉又打,給他們權利的同時又在提防他們,所以後世電影中那些出門威風八麵的大太監都是假的。
明代幾個權閹中,隻有最後這個魏忠賢才敢當眾穿五爪蟒袍過過幹癮,其他比如劉瑾王振之流,雖然被稱呼為立皇帝,但也不敢在衣裝行頭上僭越。劉瑾後來被殺的一個罪狀就是私藏龍袍,偷摸穿一下都是掉腦袋的大罪,更不要說穿出來招搖過市了。
所以就算王安現在權勢滔天,在這北都城內也隻能乘坐這二人抬的肩輦,不過這已經了不得的待遇了,其他太監比如劉朝龐保之流,在城內隻能靠步量。
王安有肩輦坐,趙和總不能去找一定轎子跟著,沒辦法趙和隻好跟在肩輦後麵,與跟班小宦官一同小跑。
東廠胡同距離皇城不遠,走了沒有一刻鍾就到了東安門,從這裏開始就是皇城了。
趙和後世去過故宮,但後世的故宮經過明末戰火焚毀,很多建築都已經不是明代的樣子,所以看到皇城的大門,趙和心中還是有一絲好奇的。
到了左安門前,守門的錦衣衛上前察驗王安的印信,這裏是皇宮重地,就算王安自己也要經過這道程序。至於趙和更是裏外都摸了一遍,生怕他夾帶什麼武器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