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成讚許的拍了拍趙和肩膀,笑道:“小子,沒想到你年紀輕輕謀劃深遠,年輕人太聰明了可不太好!”
趙和知道劉成這是在警告他不要耍心眼,趙和笑道:“劉公公,小子今年才二十一歲,等劉公公與老師都老了榮歸故裏,那時才是小子施展拳腳的時候!”
趙和的話中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老子與你們年紀差著代呢,自己完全夠不上威脅劉成。
劉成到這時算是徹底相信了趙和說的話,他問道:“趙和,你說有什麼要求?是想要當官還是要發財?”
趙和這時才正色說道:“劉公公,小子這麼說絕對不是為了個人私利!劉公公應該也看過小子的檔案,小子曾經說過,這個時代已經完了,到處都是貪官汙吏,天下百姓逃亡者數以千萬!可是朝中黨爭不斷,要想改變這個天下,隻能從走張居正與馮保的老路!小子希望老師來當第二個張居正,而劉公公您就是第二個馮保,到時候你們一個掌內廷一個掌外朝,必定能做出比張居正馮保還偉大的功績,必定也能名留青史!”
趙和這句話徹底讓劉成入套了,留名青史這句話如同炸彈一樣,在劉成耳邊連續響起。
中國人不管讀沒讀過書,都受儒家學說的熏陶。像劉成這種內書房畢業的有知識有文化的太監,自然也心懷修齊治平那一套,所以成為一個好太監才是劉成心中的終極目標。
曆史上很多奸臣閹黨,並不是他們天生就要禍害國家與民族,隻是時代使然,讓他們處在那個位置,在加上個人道德水平不同,這才使曆史人物的曆史定義各不相同。
劉成雖然不是什麼好人,但不代表不想成為一個好人,他也想做一個馮保、懷恩、陳矩那樣的好太監。現在聽趙和這麼說,突然劉成內心中早已經死亡的正義感在次複活,也不管剛才害怕趙和搞他菊花了,上前握住趙和的手說道:“請趙老弟告訴錢先生,劉成這邊一定幫助他,不過請錢先生功成後不要食言!”
趙和也激動握住劉成的手說道:“請劉公公放心,小生的老師言而有信,將來劉公公的曆史定位一定遠高於本朝的那些義宦!”
趙和一邊裝出激動的樣子,一邊在心中暗罵劉成傻逼,看來明代人都是一群傻子,自己忽悠他們留名青史,他們就能上當,和曆史上那些奸似鬼的描寫不一樣啊!
趙和不知道的是,明代人雖然智力與後世人差不多,但因為沒有後世互聯網廣博的見識,在加上長年累月儒家教育的洗腦,明代人基本上還是保留了誠信這種好品質的。雖然官場上狗屁倒灶的事情不比後世少多少,但人的內心並沒有後世官員那樣黑化,還保留著一絲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