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應該是爭議最多的一個皇帝。正史記載,朱由校在位這七年中沉迷於木工,不理朝政,被魏忠賢等閹黨蒙蔽,大勢打壓那些正人君子的代表東林黨。在民間縱容太監橫征暴斂,弄得天怒人怨,明末農民大起義的罪魁禍首就是朱由校。
當然這是正史上記載的,也是趙和後世學習到的,可是隨著趙和的年紀增長,對天啟這七年的正史越發懷疑起來。趙和是學習財稅的,在古代財稅史中,張居正改革是繞不開的環節,張居正死後他的新法大半被好學生萬曆廢除了,可是真正讓張居正種種變革落地的確是朱由校這個木工皇帝。
不管魏忠賢所代表的閹黨是出於何種目的,是為了打壓東林黨也好,維護皇權的統治也罷,可是真正貫徹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卻是這些閹黨。收稅的主體從自耕農變成了太湖流域的世家大族,自然閹黨與東林黨的仇絕對不能化解。
可真正的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朱由校隻在位了七年,在他剛熟悉朝政的時候就死了,新上位的崇禎皇帝如同他們的父親泰昌一樣,完全相信了東林黨這幫攪屎棍,第一時間就清洗了作為牽製東林黨的重要力量,閹黨!這樣下來自然眾正盈朝,可是沒有製約的權力隻會沿著錯誤的道路一路走下去。
趙和看著麵前這個十四五歲,未來的天啟皇帝心中十分複雜,趙和現在經曆過明朝官場,知道明朝官場是什麼爛樣子,這麼一個爛攤子甩給一個十四五的少年,他能依靠誰?隻能依靠自己身邊的這幫親近人,也就是太監、乳母、佞臣!
趙和心中可憐朱由校,眼神中自然帶出來憐惜來,朱由校看到趙和溫柔的眼神心中十分舒服,他笑道:“趙大人,你這麼看著本宮幹什麼?是不是也要學孫師那樣一本正經的勸導本宮當一個仁君?”
孫師就是孫承宗,也是詹事府左庶子,新君泰昌皇帝朱常洛的真正老師之一。現在朱由校因為年紀小並沒有出宮獨居,所以日常的學習教導都是孫承宗在管理。孫承宗這人為人極正,對朱由校與未來的崇禎皇帝朱由檢極嚴,所以這兄弟二人都十分怕他。
趙和聽朱由校講完哈哈一笑:“殿下,孫大人沒說寓教於樂嗎?學習固然很重要,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日常的娛樂還是要的!”
趙和這句話真是說到朱由校心中了,他今年剛十五歲,正是最好動最好奇的年紀,天天跟著老頭子孫承宗學習,早已經憋死了,現在聽趙和這麼說,笑道:“看來還是趙大人說的對!趙大人的老師也算是本宮的老師之一,要不這樣,本宮稱呼趙大人為師兄,趙大人也不要稱呼本宮為殿下,直接稱呼師弟可好?”
趙和的便宜老師錢謙益當過一個月的左中允,勉強算得上朱由校的老師,趙和也想與未來的天啟皇帝拉近關係,所以笑道:“既然殿下這麼想,那趙某就妄為了!趙和見過師弟!”
朱由校也哈哈大笑,說道:“這樣挺好,朱由校也見過師兄!”
二人互相見過禮後,朱由校問道:“師兄,剛才你說你有磚窯,正好本宮喜歡新奇玩意,咱們去看看如何?”
這當然沒問題,趙和與朱由校,在加上後麵跟班的李進忠,三人出了東安門找了兩頂小轎,然後去了南城。
這次朱由校出來沒有帶任何護衛,趙和可不敢有半點疏忽,如果朱由校出了什麼問題,他趙和長十個腦袋也不夠砍,所以過了崇文門進入趙和的地界,馬上安排手下去找了二十個天地會的幫眾,遠遠的跟在後麵護衛。
這次參觀讓朱由校十分高興,與其他文臣不同,趙和並沒有被儒家傳統洗腦,同時趙和滿肚子的後世知識,雖然對化學變化不能給出準確的解釋,但趙和那些淺薄的物理化學知識,還是讓朱由校驚為天人的!
聽趙和講解磚頭為什麼可以變成紅磚的過程後,朱由校由衷的讚歎道:“師兄,你的學問真高,比孫師都要厲害,孫師一定不知道為什麼這些泥土能變成紅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