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連春之所以對趙桓這個大宋官家不滿意,也是因為這一點——就特麼傷了一隻眼睛!一隻!又特麼不是兩隻眼睛全都瞎了,三十三歲可正是操刀子砍人的黃金年齡段呢,怎麼就得退出軍伍呢?咱老楊還能再砍個十年八年的人!
但是沒辦法,軍規就是軍規,哪怕楊連春依舊能操刀子砍人,傷殘士卒必須退出軍中的條例也不會允許他留在軍中。
心中大為不爽的楊連春在被強製退出禁軍後就把汴京城的院子給賣了,回到了老家後多置了些地,沒事兒的時候總喜歡到地裏逛一圈再回去。
隻是這一天,在自家地裏逛了一圈的楊連春卻是覺得有點兒不對勁。
旁邊的那個張家莊莊頭上實在是太詭異了——
平地上一座高台,高台上放著一把椅子,椅子上坐著一個人,那人的身邊還站著兩個人,高台後方有幾把凳子,上麵坐著幾個婦人,高台的前方有十來個人正在行跪拜大禮。
多年的從軍經驗讓楊連春心生警惕。
這些人怎麼像是在搞登基大典?
躲在一顆大楊樹後小心觀察了一番後,楊連春終於確定了,隔壁張家莊的那些人就是在搞登基大典!
這尼瑪的,這何止是一個三等功二等功的事兒啊,這他娘的根本就是個擒王滅國之功好嗎!
強行忍住激動的心和顫抖的手,楊連春鳥悄的回了楊家莊子,然後召集了莊子上的十幾個老兄弟。
在楊連春看來,隔壁張家莊子那些搞登基大典的人頂多就是一個衝鋒就能解決的事兒。
唯一的問題是該上哪兒弄到軍事裝備——
在大宋,能夠合法擁有軍事裝備比如弓駑、盾牌、盔甲的地方除了軍隊之外就隻有各個地方的社學和縣學、州學以及最近成立的那幾所大學,因為這些學生們從小就要接受一定的軍事訓練,什麼時候離開學堂什麼時候結束。
除此之外,就隻有縣城或者州府裏那些報備過的弓社、甲社之類的,而楊家莊子身為一個小莊子,莊子上根本就沒有正規的弓社、甲社,莊子社學裏的裝備也不可能讓楊連春借用。
“直接去算了。”
跟楊連春一樣出身禁軍的趙田懶得琢磨軍事裝備的事兒——在場的十幾個人要麼是禁軍出身,要麼就是廂軍出身,誰手上沒有個十幾二十條的人命?
這麼多的好手要是還要依靠裝備來對付一群農民,以後也別說是禁軍廂軍退下來的士卒了,還特麼不夠丟人的呢!
趙田道:“去的早了咱們撈功勞,去的晚了說不定就被人搶先了,到時候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楊連春一合計,覺得也是這麼個理兒,於是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都拿著哨棒,老牛先摸過去探探情況,看看他們那些人的裝備到底怎麼樣兒,要是他們有弓箭就另說,沒弓箭咱們就直接過去拿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