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萬大軍分裂成三個派係的結果就是內部意見無法統一,而內部意見不統一的結果自然就是兵戎相見。
至於趙桓帶兵直奔沈州這事兒……現在已經沒人顧得上了。
而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完顏晟這個大金國的皇帝忽然間開竅了。
開竅之後的完顏晟既後悔殺了蒲察石家奴,又痛恨隻顧爭權奪利卻不管大金國死活的儒門世家。
那個誰曾經說過,人不在沉默中滅亡,就會在沉默中變態。
完顏晟就屬於後者。
完顏晟尋思著大金國眼看著是要唱涼涼了不假,但是在大金國徹底唱起涼涼之前,咱老完還有能力讓你們這些混賬王八蛋們先涼!
然後,完顏晟就把完顏杲召進了宮裏,又在完顏杲的提議下集齊了方別以及大金國起家時的那些親戚,先是聲明對那些親戚們之前跟孔璠等儒門世家一起貪腐的行為既往不咎,接著又對那些親戚們說明了大金國的現狀,表示大家再不齊心協力,唯一的下場就隻能是成為宋國那個狗皇帝的京觀建築材料,再然後,完顏晟要求大家都團結起來,擰成一股繩——
先把衍聖公和那些儒門世家都剁了喂狗,抄家抄出來錢財拿去募兵,然後再由完顏杲出麵安撫那四十萬大軍並且親自帶兵去死磕宋兵,贏了大家夥兒一起會所嫩模,輸了就一起地府幹活。
有著大宋的威脅在眼前,又有完顏晟從情、理這兩方麵下手,再加上大金國的這些勳戚們也實在是沒別的路可以走,所以,最終的結果就隻能是孔衍聖公跟儒門世家們為大金國流血流淚。
至於那些孔衍聖公跟儒門世家的那些大佬們叫喊著為大金國出過力、為大金國流過血之類的屁話……
反正大金國是不在乎的。
孔衍聖公跟那些儒門世家倒也算得上是求仁得仁。
但是還沒等完顏杲安撫住那四十萬已經決心找完顏晟要個說法的金國軍隊,趙桓就已經帶著十萬馬仔殺到了沈州城下。
此時的沈州城還遠不是趙桓上上輩子和上輩子見過的那個沈陽城,城小,牆矮,兵少,才是沈州城最真實的寫照。
所以,現在擺在趙桓眼前的問題就隻有一個——到底該用什麼姿勢進入沈州?
是用拉風至極的禦攆?還是騎在馬上?又或者,幹脆用火炮對著眼前的沈州城來上一輪齊射,給沈州城來個拆遷重建?
至於沈州城裏的金兵……
當趙桓帶領的宋兵到達沈州之時,城頭上早早的就堅起了白旗,吊橋也吱吱呀呀的放了下來,四個大門全部敞開,守軍跟城中百姓也都列隊出了城。
大金國的沈州知州是個讀個書的,所以帶著城中百姓擺出一副任殺任剮的模樣,就賭趙桓這個大宋皇帝到底要不要點兒臉——
要臉,你就不能屠城殺人。
屠城殺人,就說明你個大宋皇帝不要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