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對了,還有個事要問你,你是不是給你們家老頭子所在的那個17師搞了個什麼動力三角翼和高速突擊車?”
“是有這麼回事,”林鴻飛點點頭,他有但奇怪,蓉姐關心這個做什麼?“怎麼?有人對這個東西感興趣?”
“還真讓你著了,空軍對你給你們家老頭子搞的那個高速突擊車挺感興趣的,這段時間空軍正準備立項研究咱們國家自己的高速傘兵突擊車……對了,對咱們國家的傘兵高速突擊車,你知道多少?”蓉姐知道的顯然不少,
這是……自己的機會嗎?想到蓉姐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問這個問題,林鴻飛不由得激動了 ”“ 。..
“知道的不多,”強忍住心中的激動,林鴻飛道,“隻知道在80年代中期之前,咱們國家的空降兵部隊一直沒有專用傘兵突擊車,輕型空降突擊車采用bj1係列短軸變款越野車湊合著,重型車輛的裝備則是處於空白狀態,不管是類似前蘇聯的bd履帶式裝甲傘兵突擊車還是輪式裝甲傘兵突擊車,這一類的重型傘兵突擊車輛都沒有。”
“家夥知道的挺不少嘛?”蓉姐挺驚訝,興致也來了,“鴻飛你做汽車的,你是咱們國家汽車的第二人,沒人敢自己是第一,那你,不要重型傘兵突擊車,為什麼咱們國家連個專用的傘兵突擊車都沒有?”
頓了頓,蓉姐忽然來了點孩子氣,“如果對了,有獎勵吖。”
獎勵嗎?林鴻飛聽的心中食指大動,能被蓉姐稱之為獎勵的,那必定是塊大肥肉吧?
這個問題他早就思索過。現在回答起來自然是一點難度都沒有,“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多方麵,一方麵是我國對載具空降緩衝技術儲備不足,整體汽車工業水平較低,不足支撐起我們國家製造出給空降兵部隊專用的空降高速突擊戰車;另一個,也沒有人車yii空投傘降技術。”
到這,他故意做出恍然大悟的樣子,裝傻可以,但一直裝下去就未免有嘲笑蓉姐的智商之嫌了,“對了。蘇聯解體的時候,咱們國家不應該隻是在一邊傷春悲秋吧?如果咱們國家沒有在第一時間獲得了大量的蘇軍傘兵戰車技術以及最重要的載具空投緩衝技術,那國家的情報機構負責人就應該立刻被拉出去槍斃……如果我沒猜錯,基於蘇聯的空投傘兵突擊車項目現在差不多也應該要開始立項、正在進行逆向研發吧?”
“好子,真有你的。連咱們國家從老毛子那裏得到了好東西,正在進行逆向研發這種事情你都能猜得到?”盡管知道自己的這個“弟弟”非同一般。但林鴻飛的回答還是讓蓉姐頗敢意外。興趣不由得愈發的濃了,“那你,你對咱們國家的傘兵高速突擊車以及陸軍的高速突擊車有什麼看法?是你設計的那種和美國人用的類似的鋼管開放式的好,還是老毛子的那種履帶式裝甲傘兵突擊車好?”
“鋼管架構的開放式高速突擊車和履帶式/輪式裝甲突擊車各有各的優點,不能哪種好,也不能哪種不好。關鍵要看針對的戰場使用情況怎麼樣,在合適的戰爭條件下使用合適的武器就是最好的,”
林鴻飛慢慢地道,他不確定自己的這番話會不會被呈送到軍方相關領導的案頭。但這一刻,自己必須仔細斟酌著自己的每一句話,“但是就我個人的看法來,首先要確定,裝備傘兵突擊車是非常有必要、也非常迫切的一個舉措,傘兵的主要問題就是落地後機動能力差,火力弱,大量裝備傘兵突擊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強大的火力可以給敵人帶來更大的殺傷,消滅了敵人就是保護了自己;強大的機動能力可以盡可能的保護自己,調動敵人最終消滅敵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都是傘兵部隊作戰力量提升的倍增器。”
“由於空降兵並不立足於於重裝部隊對抗,空降區域一般為敵結合部等較弱區域,因此裝甲防護性能並不迫切,我們公司設計的那個鋼管架構的開放式高速突擊車就可以滿足作戰要求。”
“就傘兵突擊車來,我稍微有點個人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首先一點,最好要有人車yii空投傘降的能力,能夠在落地後立刻轉入作戰狀態,甚至最好在空中空降的過程中就巨頭一定的作戰能力……這一點蘇聯人已經做到了,效果也非常不錯……同時要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