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八章 一個故事(三更,二更到)(1 / 3)

“這麼來,你真的認為轟六可以換裝d—0kp、也就是我們從俄羅斯租來的那些伊爾—76運輸機上麵的發動機?”王老爺子目光灼灼的盯著林鴻飛,和東方正一樣,他也格外清楚轟六對國家的戰略意義。

“絕對可以!”林鴻飛的語氣無比肯定,“爺爺,您可以讓西飛的轟六團隊過來看一下,讓他們親自做一個分析,到底行還是不行,他們最有發言權。”

“讓西飛的同誌過去看看也好,”老爺子點點頭,他這麼,這件事基本上就算是定下來了,“很多同誌都,有了su—7這種飛機,轟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你子總有些奇思妙想,在這件事上你怎麼看?”

“這話的人簡直是每長腦子!”林鴻飛毫不客氣的罵了一句。

“這話怎麼的?”老爺子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林鴻飛,想要看看這個時常有驚人之言的子這次又能冒出什麼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海航部隊的轟六丁不是有兩個可以發射空射反艦導彈的武器掛架嗎,,我們在轟六丁的基礎上再改進,給轟六換上d—0kp發動機,作戰半徑立刻就能夠提升到000公裏,將武器彈倉改成油箱,將機翼武器掛架改為6個,再加裝兩個機腹武器掛架,配合我們即將從烏克蘭得到的射程達到550公裏的kh—巡航導彈和射程000公裏的—55巡航導彈,立刻就讓轟六有了對整個亞洲和絕大部分的太平洋進行精確打擊的能力,若是再輔以轟六空中加油機,甚至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可以讓巡航導彈打到美國西海岸,現在有哪種戰鬥機可以具有這個作戰能力?這話的人不是沒腦子又是什麼?”林鴻飛憤憤的道。

其實在這番話的時候,林鴻飛的心裏很無奈。這番話多少有些違心了。

從他的本心來講,其實並不看好轟六轟炸機的改進工作,作為一款基於50年代作戰環境設計的中程轟炸機,轟六已經很不適應現代作戰的需求,改進的潛力並不大,以後的轟炸機作戰,應該是向著多功能、超音速和精確攻擊這方麵來轉變,即“全球到達,全球力量”,但轟六顯然距離這個高度還有相當的距離。

不過轟六以及轟六研發團隊的存在還是有巨大的意義的。雖然後世su—0、殲10、殲11等戰機的存在大幅度壓縮了轟六的生存空間,但在林鴻飛看來,轟六的存在,最大的意義就在於為共和國保留了一支具有升級為戰略轟炸潛力的軍隊,為國家以後發展大型飛機保留了研製隊伍和基礎。這支隊伍對於自己接下來要搞大飛機,意義重大。對於將來日益強大的共和國而言。一支必要的戰略攻擊力量的存在是必需的。

“你就這麼有信心?kh—和—55當然是咱們求之不得的好東西,可你確定能夠順利?”雖然有林鴻飛在其中的牽線搭橋,事情超乎尋常的順利,但在這個項目上,很多領導人還是持著謹慎的態度。

“往最好裏去準備,最後的結果一般不會太差。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製度,靠人管人是不行的,咱們國家在企業管理製度這方麵不但很難激發優秀員工的創造力。相反,還在拚命打壓年輕人的激情和創造力……以往的事實證明,我的這個想法還算正確。”林鴻飛也不好和老爺子爭辯,這種事情,在最終的結果沒有出來之前,總會有爭論的。

“往最好裏去準備?”王老爺子精神矍鑠的很,聽林鴻飛完情況,又問了幾個問題之後,笑道,“你子,可是給了老頭子我不少驚喜啊。”

聽到老爺子的這番話,東方正和林鴻飛都是鬆了一口氣:看來對這件事,老爺子是支持的。這就好,有了老爺子的支持,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半。

“爺爺,我是這麼想的,既然國家想要形成兩個航空工業集團,讓兩個航空工業集團之間相互砥礪、激勵,那就不應該過於厚此薄彼,我們國家的情況,允許我們集中力量來辦大事,這個能力不利用起來就太可惜了,至於這麼做極有可能會泄密的問題,我認為其實完全沒必要擔心,歐美的航空製造巨頭多數還是私人企業呢,但一樣要納入國家的嚴密監管,在對外銷售方麵一樣要遵循國家的指導,若是國家不同意,不要一架飛機,就連一個飛機輪子都不敢往外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