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零章 半導體工業的曙光:上(三更,一更到)(1 / 3)

“是這樣,我個人有個想法,準備上馬中央處理器項目。”

“pu?”林鴻飛的這話一出口,吳文清和方新竹頓時大驚失色,隨即真個人都狂喜不已:林鴻飛決定上馬pu了?但短暫的興奮之後,吳文清和方新竹就隻剩下苦笑了,兩人對視了一眼,吳文清開口道,“林總,不瞞您,我們這些搞計算機的,做夢都想搞出咱們中國人自己的中央處理器來,可是,難啊!西方在計算機技術和晶元製備技術方麵對咱們國家的封鎖,你根本想象不到。”

“是啊,前段時間咱們國家現在想要從美國或者歐洲引進一套5英寸晶圓製備設備,但歐洲人和美國人根本就不賣給咱們。”方新竹跟著苦笑點頭。

晶圓是製造pu必須的東西,而pu的發展一直都是共和國在半導體行業最深的痛,這一點,哪怕是0年之後也不例外,沒有取得什麼太大的進展,比如大名鼎鼎的龍芯,當時林鴻飛還很為龍芯的突破而感到驕傲,但查了下資料,龍芯竟然還是由意法半導體給代工的,自己不能生產,當時一顆心就涼了半截:尼瑪這玩意兒不能自己生產,設計出來有毛線的用?

上一世,除了做個憤青罵幾句之外,林鴻飛也沒有其他的辦法,pu是被西方嚴格對華封鎖的技術,pu的生產和製造技術、晶元的生產和製造技術,共和國根本就拿不到,但這一世,林鴻飛想要嚐試一下:就算在商用和民用領域沒法取得突破,是不是也可以嚐試在其他領域取得突破?

“兩位可能誤會了,我要做的不是ib per和iner 86、486這樣的商用和民用的這種pu。而是工控芯片和各種專用型的pu,比如機載和彈載計算機上的pu、數控加工設備上的數控pu以及汽車電噴電控係統的芯片等等這一類,”林鴻飛擺擺手,“您們的這種技術我知道,很難引進,但彈載、機載計算機以及數控加工設備、單噴係統等這些設備上麵使用的中央處理器,對性能和處理速度的要求不高,倒是對可靠性和容錯能力的要求更高一些……”

到這,林鴻飛扭頭看向吳文清,道。“吳所長,咱們所從搞了這麼多年的計算機技術,您覺得,這種專用的計算機中央處理器有沒有搞頭?如果聯合你們兩家單位,我再想辦法申請國家在政策和資金方麵的扶持。能不能搞好?”

“先在這裏給你們透個底,我們公司在美國有一家搞電控電噴研發的科研機構。現在他們生產的電噴控製係統下個月就可以交給我們做測試。如果咱們自己能夠生產這類芯片的話,以後我們公司的汽車全部采用自己的……預計10年後,僅我們公司一家在電噴係統方麵對芯片的年需求量就有數百萬枚。”

其實林鴻飛還是少了,他怕嚇到了吳文清和方新竹:需要用到芯片的可絕不隻是以轎車為代表的乘用車,卡車、工程車輛也是芯片的消費大戶,尤其是工程車輛。由於其起需要做的動作複雜,甚至需要多枚芯片來配合,隻要芯片的質量沒有問題,單單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以及附屬關聯企業一年能夠消化的芯片就能多達上千萬枚。

單單是古齊省工業製造有限公司一家就能夠消化數百萬枚芯片?剛剛還對林鴻飛這個異想開的想法感到好笑的吳文清和方新竹。眼睛頓時一亮:工控芯片和汽車eu芯片不同於普通民用級電腦芯片,處理速度不可同日而語,更新換代的速度很慢,若是電腦和服務器上用的這種芯片,以共和國的實力來卻是有些為難了,但若是這一類的芯片……

兩人對視了一眼,猶豫了良久,才道,“若是能夠得到國家的支持,或許能有些希望,但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我覺得最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夠真正實現商業化,主要是在半導體技術和設備方麵歐美國家對咱們封鎖的很厲害,連台稍微好點的光刻機咱們都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