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專業投影機將林鴻飛的“方案”通過高亮度投影機投射到幕布上,看到林鴻飛的這個“方案”的時候,所有人多驚呆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怪物?
是的,這是一張圖,準確的,是畫在一張紙上的好幾幅圖,其中有三幅是用最簡單的線條勾勒的飛機三視圖,還有幾幅圖是用素描手法畫的近似於寫真性質的素描圖。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圖上的東西。
首先一點,這應該是一架直升機,這貨腦袋頂上那標誌性的螺旋槳槳轂以及數支旋翼表明了這貨的身份:這應該是一架直升機。冰城飛機製造廠的郭景山總設計師甚至通過這幅圖立刻就辨認了出來,這架直升機應該就是自己搞的直九型直升機的前臉。
如果到現在為止還一切正常的話,那麼接下來就讓人恨不得將林鴻飛打一頓了:在直九的機身下部,多出來一對比旋翼還要長出來一點點、根據比例來算翼展大約十三四米左右的機翼!
這機翼並不是如米—4“雌鹿”武裝直升機或者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那樣用來吊掛武器掛架的短翼,而是結結實實的一對如同固定翼飛機特有的機翼一般的長長地標準飛機機翼!
甚至可以看的出來,這機翼並不是裝裝樣子的,不但有碩大的主翼,還有副翼、襟翼,很明顯,這配置不但可以調節機身的水平俯仰,還可以提供相當的升力。
若僅僅是多了一對機翼也就罷了,到了後麵,更是直接大變樣。原本尾部的涵道式尾槳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上去有點類似於潛艇的涵道式推進螺旋槳的東西:一個圓圓的涵道,裏麵應該是螺旋槳,難道他是打算用這種涵道式螺旋槳來平衡飛機的旋翼產生的扭力,並且推動飛機前行?
除了原本的涵道式尾槳變成了這麼一個怪樣子之外,原本涵道式尾槳稍前麵一點的水平安定麵也被挪了位置,出現在了位於發動機下麵的地方,看上去似乎也比之前大了不少,甚至還多了兩個可操縱翼麵……
這個怪東西能飛到400公裏以上的時速?局常委大佬們也不是沒見過飛機,看到這個飛機不像飛機、直升機不像是直升機的怪物。頓時就就直皺眉頭!
但和局常委們不同。看到林鴻飛的這張草圖,下麵的航空專家們顯示略皺了下眉頭思索,下一刻,眼睛頓時齊齊的亮了!
“妙啊!我怎麼就沒想到?!”首先情不自禁開口的就是直九的總設計師郭景山先生,他甚至直接忘記了自己此刻就是在大內。會議室裏還坐著幾位局常委大佬,興奮無比的向林鴻飛問道。“林同誌。我看你這涵道式尾槳,不僅僅是個尾槳這麼簡單吧?”
“嗯,這是一個具有矢量推力能力的涵道式螺旋槳。”林鴻飛點點頭,道。
所謂的矢量推力,簡單一點來,就是類似於汽車的空調出風口。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舒適度任意調整出風口吹風的方向,但汽車空調出風口的出風方向是要靠我們自己手動來調節,而這個涵道式推進螺旋槳則是靠機械控製涵道在一定角度內的傾斜來讓推力產生一定的偏斜,進而調整飛機的飛行姿態:是上升還是下降。是左轉還是右轉。
“不錯不錯,是需要具有矢量推力才行,”郭景山連連點頭,越看就越是高興,最後甚至於激動的手舞足蹈了,“有了這個機翼來提供升力就可以減輕發動機的負擔,同時也使得主旋翼的漿葉失速不再成為問題;涵道推進器可代替常規的直升機尾槳,不但能夠產生水平推力,還能夠形成反轉力矩和轉向控製,從而提高直升機的速度;除此之外,普通旋翼飛機中槳葉用來柔性連接槳轂的水平鉸、垂直鉸也可以取消掉,隻保留變距鉸就行了;”
“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與一種升力機翼相結合,可使直升機具有更高的飛行速度和更大的起飛重量,好設計啊,真是好設計,這樣的結構,有機翼和旋翼同時提供升力,由矢量推力涵道螺旋槳提供推力,飛機確實可以飛的更快,依我看飛機的飛行速度最少可以提高50%!若是采用滑跑起飛,航程最少能夠延長1.5倍以上!以滑跑的方式進行起飛和降落,達到400公裏每時的巡航時速、500公裏的飛行距離確實是有實現的可行性的,滑跑起飛距離也不會超過100米,與常用的尾部水平旋翼相比,這種結構的振動更,維修費用也更低,更難得頓時可以直接在現有的直升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實在是太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