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鴻飛已經來不及管自己是否作死了,現在的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二毛兄終於憋不住了。
別看二毛這段時間一直沒怎麼和林鴻飛聯係,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沒發現林鴻飛似乎和大毛之間在偷偷摸摸的搞些什麼,原本還打算待價而沽的二毛們頓時就忍不住了,大家組團找上了門來。
“林,聽你準備與俄羅斯的同行們在航空器製造領域進行合作?”作為一名技術人員,維克多是最憋不住的人,見到林鴻飛的當麵,就當即向林鴻飛問道。
林鴻飛並不避諱,而是點了點頭承認道,“是有這個想法,但現在雙方還有一些分歧。”
確實是有一些分歧,自己想要的克裏姆林宮守著跟寶貝似的不肯給,就想拿著他們自己都不願意用的東西拿出來騙錢,這世界上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是有一些分歧,其實還不如是基本上談崩了差不多。
但林鴻飛這番坦率的態度卻讓以參觀和交流的名義來中航工業第二集團展位上來和林鴻飛談的安東諾夫設計局、紮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和西契發動機公司的相關人等們心中頓時大急!
在沒有確切情報的前提下……以這種程度的接觸的保密程度,烏克蘭人也不可能得到相關的詳細情報……若林鴻飛差不多成功了,他們反而還要懷疑一番,但林鴻飛越是這麼,他們反而越是擔心。這麼大的合作,若是沒有點兒分歧才是真的見鬼了。
“林。請問是什麼問題?”卡其哈諾夫心翼翼的向林鴻飛問道,“我們烏克蘭也有十分發達的航空器製造技術,我想,我們可以組成一個由三方組成的技術聯盟……”
他話沒有完,但透露出來的這個意思卻帶著十足的誘≈惑力。
但隻是聽起來很有誘≈惑力罷了,林鴻飛對這個問題覺得挺好笑,“自蘇聯解體以來,克裏姆林宮一直試圖通過某些渠道和辦法來控製、影響烏克蘭的航空製造業。事實也證明,克裏姆林宮的那些混蛋做的不錯,烏克蘭引以為傲的D—18發動機沒法生產和出售;正在進行的安—70中型運輸機項目半死不活、進度遲緩,俄羅斯方麵經常以各種名義來中斷安—70項目的研發經費;安—14這款可以在民用貨運市場上大有作為、就算不足以與波音747貨運型進行競爭但最起碼也可以為安東諾夫設計局籌措出足夠發展資金的飛機也無法重啟生產線……卡其哈諾夫先生,您覺得這樣的技術聯盟可能形成嗎?”
卡其哈諾夫頓時啞口無言,因為林鴻飛的確實是實話。
烏克蘭的航空工業很發達,潛力很大。但一直以來卻無法將這份發達的潛力變成實力和硬紮紮的美元,這其中一方麵固然有前蘇聯時期的航空工業是一個完成的整體,蘇聯解體後的烏克蘭隻得到了前蘇聯航空工業體係當中一部分的緣故,可另外一個絕對不容忽視的情況就是克裏姆林宮這些年來“孜孜不倦”的在其中作梗!
好的大家一起搞安—70中型寬體運輸機的,可來自克裏姆林宮的錢錢時不時的不到位不,還動不動就斷糧;隻要讓我們生產安—14。烏克蘭方麵覺得單單是華夏市場也可以賣出去最少0架,這足夠安東諾夫設計局全速忙活上幾年了……
西契發動機公司和紮波羅什進步機器製造局也是心有戚戚:好的大家一起搞AI—5這個4000公斤級推力的大涵道比渦扇的,可以用於型支線客機和公務機,但克裏姆林宮那裏總會時不時的出點問題和岔子;好的大家一起生產D—18、並且合作開發改進型的D—18的,但你不能光話不見錢錢啊……
起大毛給二毛挖下的坑。二毛當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我們……有些困難,但這不是阻礙我們合作的原因。林,對吧?”帕維爾努力的擠出一張笑臉來,希望能夠服林鴻飛。
“當然,我毫不否認這一點,”林鴻飛立刻點頭,畫餅和唱高調麼,誰不會?但如何克服這些困難呢?這可不是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能夠搞定的事兒,丫趁火打劫的本質體現的淋漓盡致,扭頭向帕維爾道,“帕維爾先生,將你們的D—7槳扇發動機的技術轉讓給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