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八四章 必然的結局(三更,三更到)(1 / 3)

在顧瑞河看來,毫無疑問的,林鴻飛的這番話,等於親自在他的墳墓上填了一鏟子土。

“但是……”

沒等顧瑞河臉上的笑容變成狂喜,林鴻飛的話音驟然一轉,“顧董事長,您忘記了一件事。”

“什麼?”望著林鴻飛那副信心滿滿的表情,顧瑞河的一顆心不停的往下沉:難不成林鴻飛這子還有什麼自己沒有想到的底牌不成?

這不可能的,顧瑞河在心裏不停的安慰著自己,現在整個歐洲以及大半個美國都在討論好反對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並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的這樁合並案,有這麼多人在反對,這樁合並案怎麼可能會成功?

想到這一點,顧瑞河的心裏頓時安慰了不少:這個子一定是在耍詐,一定是的。

這次的谘詢會,雖然也是個高層次的高度保密會議,但在形式上卻類似於茶話會的性質,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不用像是正式的會議那樣板著一張臉,一本正經。

林鴻飛卻不管他那麼多,直言不諱的道,“你考慮到了經濟因素、社會因素、人文因素乃至美國盟友方麵的因素,但惟獨沒有考慮到最重要的兩點:政治和這樁合並案背後的利益的因素!”

這話,當真是一針見血!

“什麼?!”顧瑞河臉色頓時大變!

林鴻飛此話一出,局座、局委、局候補們頓時坐直了身子。目光炯炯的望著林鴻飛:沒錯,顧瑞河的這些話都很有道理。但這麼大的一樁合並案,怎麼可能不涉及政治因素和利益因素?甚至於……這兩點才是最重要的?

顧瑞河“噗通~~”一下,失魂落魄的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是啊,利益!一切都是為了利益,既然美國人為了利益可以反對壟斷,那自然也可以為了利益而壟斷,這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這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本性。可恨啊,為什麼自己之前就沒有想到這一點?

這一點其實還真怪不到顧瑞河的頭上,關於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並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件事,現在鋪蓋地的都是不看好波音公司會成功的消息:歐洲人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美國司法界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甚至連美國公眾都不看好並且極力反對……本身九十年代就是一個“外國的月亮比國內的圓”的時代,這種思想甚至在高層都很普遍,不顧瑞河有沒有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就算是沒有受到這種思想的影響。他的秘書、顧問、身邊的人也總有受到影響的,整裏接受到的都是這種信息的顧瑞河,自己的思路不可避免的就被帶歪了,怎麼可能會從“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並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會成功”這個思路來考慮問題?

更何況林鴻飛這子可是開了掛的,一開始就知道了事情的結局,從結局再逆推出理由來。自然輕鬆無比,隻是可憐的顧瑞河就悲催了。

林鴻飛不管他,自顧自的道,“由於該案涉及到波音、麥道兩大軍備合同方,美國國防部必然在反壟斷審查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美國國防部不可能不提示聯邦貿易委員會,考慮下合並之後的波音飛機製造公司最大的顧客——美國政府。”

“而美國政府呢?為了維護美國政府的利益。他一定會推動波音飛機製造公司合並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機製造公司這樁合並案的成功。在美國政府的強力推動下,看似不可能通過的反壟斷審查順利通過其實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

嗯?正失魂落魄的顧瑞河聽到林鴻飛的這句話,原本已經是灰色的眼睛又亮了起來。

“理由?理由呢?美國政府用什麼理由來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顧瑞河紅著眼睛,大聲交道。

“理由?”林鴻飛好笑的望著顧瑞河,似乎難以理解他為什麼會問出這麼幼稚的問題,“理由當然很簡單,美國人製定《謝爾曼法》和《反壟斷指南》的時候有一個基準,即反壟斷法保護的是競爭而非競爭者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