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李子.(2 / 2)

李安下了飛機取了行李,不緊不慢的朝著出口走去,欣賞著周圍的環境。

是有些時候沒回來了,一切都是那麼陌生,但是一切又感覺很熟悉,好像闊別多年的老朋友,再次見麵雖然變了樣子,但也能一眼認出來的那種感覺。

前段時間給小李子發郵件說要回來,算是慶祝他一百歲生日,結果說什麼也要親自來接,李安也沒辦法,隻好答應下來。

他們之間並不是什麼上下屬的關係,純粹就是朋友之間而已,也是這個世界上少數幾個知道他真實情況的朋友。

李安還記得他第一次見到小李子的場景,小李子這個號,也是他給起的。

那時候大清已經覆滅了,華夏進入了民國時期吧應該是,李安腦子裏回想著。

清廷接受退位詔書,條件就是換來一個優待政策,隨後就有了後人所說的小朝廷。

當時的時代既有民國大總統,又有小皇帝,可以說是非常有趣的情況,小朝廷沒有實權,民國政府每年出錢,相當於養著他們,算是慢慢完成封建製度到新時代的過渡時期。

這小朝廷一下子就延續了十二年,而小李子是在第十個年頭進的宮。

那個時候小朝廷裏頭依舊是有不少宮女和太監的,也有不少滿清遺老們,這些人原來給朝廷當官,後來好日子沒了,自然不甘心,所以一直圍著小朝廷轉悠。

還有一些有錢的主們,以前沒有當過官的,也圍著小朝廷轉悠,想要弄個虛名滿足一下自己想要當官的想法。

李安還記得他當初也被封了個不大不小的官兒嘞。

那個時候的窮人家,想要混出個頭來的,養不活孩子的,幾乎都會想到把孩子送進宮裏,當個太監。

萬一成為第二個安德海,第二個李蓮英呢?那不是就發了麼?

如果沒有也沒關係,至少餓不著孩子,有口飯吃。

所以雖然是小朝廷,但是也依舊有不少人想要把孩子送進去當宮女太監的,而那個時候,太監淨身就不是宮裏做了,而是自家淨身了送過去,要是宮裏不要,那就自認倒黴了。

小李子也就是這種情況下被送進宮裏的,也是這樣李安認識了這孩子。

李安在華夏這土生土長的地方呆的時間最長,所以他也在這裏留下了不少東西物件,而這些東西,需要有人來管理。

所以李安也有心建立一脈,專門幫他做些事情,而且一代隻有一個,都是他從小孩子裏挑選,對於識人這方麵,他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小李子進宮之後第二年,小朝廷就被消滅了,至於後來的偽滿州,那時候李安已經去了美利堅,是通過小李子寫的信知道的。

小李子跟了他幾年的時間,走的時候小娃娃也才十幾歲而已,不過李安也教給了他不少東西,不然他也不會這麼放心的離開。

再後來的幾十年裏,從郵信到郵件,他也和小李子一直有聯係,基本知道華夏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