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之前,人們傳遞信息的法子有好幾種,最主要之一有烽火傳信。
這個法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要求兩個烽火台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遠,這樣無法看到上一個烽火台傳過來的狼煙,而且在惡劣天氣無法起到效果。
還有一個就是驛站傳書。
朝廷在每個城市建立起驛站,並且設計路線,建立專門的傳信機製,由人力快馬加鞭在每個驛站之間來回跑動傳遞書信。
這個法子也同樣具有局限性,它隻能在城市之中傳遞,無法延伸到每個村莊,更重要的是,還很慢。
往往一個信息要傳遞到京城,需要十天半個月,等收到消息的時候恐怕都已經晚了。
後來在秦末的時候,有人開始用信鴿來傳遞消息,而這個人就是張良。
張良發現鳥類一般都能找到回家的路,就和老馬識途是一個道理,而其中最厲害的種類便是鴿子。
鴿子這種鳥速度很快,而且非常耐久,吃飽喝足跑個好幾天都不是什麼問題,更重要的是,它們幾乎每一隻都能準確的找到回家的路,不論是多麼惡劣的天氣。
於是乎他開始有目的性的飼養一些鴿子,等它們長大之後,再帶到另外一個地方,在它們腳下綁上一塊小布片用來寫字。
這些鴿子就算是在八百裏遠的地方,都能在一天之內將腳上綁著的小布片帶回家。
這便是後來慢慢開始普及並且家喻戶曉的飛鴿傳書。
輪到楚漢相爭的時候,飛鴿傳書基本上已經在各個勢力之間流行普及了,楚軍也不例外。
鴿子這玩意兒飛得又快,又久,又能準確找到回家的路,但有一點不好的是,它容易被截下來。
一是它的肉非常好吃,獵人們見到肥鴿總會忍不住射下來解解嘴饞,二來就是其他勢力出於獲取情報的目的,有意識的將天上飛的鴿子給射下來。
雖然幾率很小,但總有被截獲的可能性,這樣一來,這些被截獲的信鴿腳上綁著的小布條就會被別人看見。
信息的暴露有時候會是致命的,特別是帶有戰略方針的信息,說不定會帶來滅頂之災,這種事情在那個時候時有發生。
為了防止信息泄露,鴿子身上的小布條往往都是各個勢力自己設計的暗語,這樣就算是被截獲了,沒有解密的方法,也無法得知裏麵的信息。
這也就是如今人們口中的加密。
但那個時候的加密技術顯然沒有現在這麼花裏胡哨高端科技,最常用的辦法就是將一個個字給拆解開來,用特定的順序重組。
拿到情報的人,隻需要按照特定的順序反推回去,就能獲取完整的信息了。
至於這順序是如何排列,各個勢力之間都是絕對保密的,同樣的,麒麟暗語也是這樣。
李安對著從諸葛正手機裏打印下來的圖片,按照卷宗上的辦法將帛畫上的字一個個拆開來,再按照順序重新組合,終於破解了這帛畫上的信息。
將圖片燒掉之後,李安坐在椅子上,眉頭輕皺。
因為這組信息對他心中的疑惑沒有一點兒幫助,上麵寫的根本不是關於楚南公的事情,而是一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