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朱砂根這種東西,可不能跟挖竹筍或者山藥一樣。
特別是想要保持朱砂根原態的情況下,那必須萬分小心,既不能弄壞它的葉子,也不能弄掉它的果實,而且,還得保證,在帶回家以及種下花盆裏的這個過程之中,朱砂根不會出現脫水的現象。
朱砂根一旦脫水,就相當於是生病了,形態也就不美了。而要想它恢複原態,就需要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通常,人們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服盆’。
顧名思義,就是把植株從某一個地方移栽到另一個地方去,它們的生長環境跟土壤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可能會使得它們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因此,它們就需要放緩生長速度,以及把平時用於維持體態跟外貌的力量用於探索新環境,並努力融入新環境當中。
這個過程,就是服盆的過程。
要想避免這個過程,也不是沒用辦法。
不過,一般人很難做到。
那就是把植株連帶著它周圍的泥土一起挖掉,直接把植株跟它生長的土地一起帶回家去。
如果隻是朱砂根這樣的小植株,那倒沒什麼,可如果是大一點的喬木之類的植株,這個做法顯然就不現實了。
畢竟,這要耗費太大的力氣。
如果植株生長在交通方便的城市裏,那還可以利用挖掘機,吊車等工具,可植株生在在大山裏的話,普通人根本無法實現這樣的事情。
不過,這對於劉青山來說不是難事。
啥都沒有,也就力氣有點大,長得有點帥,腦袋智商250.
挖一棵朱砂根連帶土球,對他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想定了主意,劉青山就開始幹活了。
朱砂根的根須較多,分布也廣,但是,並不需要把所有根須的末端都挖下來,隻須要以植株根部為中心,挖一個半徑為七八厘米,直徑約有十五厘米左右的土球就完全沒問題了。
這對劉青山來說,簡直就跟吃飯一樣簡單。
沒兩下,他就把土球挖出了形態。
不過,土球形態雖然挖出來了,但為了避免朱砂根在運輸回家的過程中受到損傷,他並沒有直接拔起土球,而是先從褲兜裏掏出一個塑料袋。
這塑料袋是今天早上裝橘子進山用的,本來吃完了橘子可以直接仍在山裏就算了,可後來想想,又揣褲兜裏帶了回來,沒想到,現在起作用了。
他把塑料袋打開口子放在地上,然後慢慢搬起土球,盡量避免土球上的土塊破裂掉落,之後,就把土球緩緩放入塑料袋中。
這樣一來,土球得到了保護,就相當於是朱砂根也得到了保護。
挖了這一棵朱砂根,劉青山就趕緊回家去了。
到了家裏,就先馬不停蹄的種下朱砂根。
吳翠梅見自己的傻兒子正在拿之前從縣城買回來的塑料破花盆種植從山裏挖回來的三叉子,忍不住疑惑道:“青山啊,這不是山裏的山叉子嗎?你種它幹什麼?”
“嘿嘿,好看呀。”劉青山拆開塑料袋,把土球緩緩放入花盆裏。
他選用的是直徑約為二十多厘米的花盆,所以放入朱砂根之後,還得往裏填入泥土。
家裏三麵都是山,最不缺的就是泥土了。
而且,這些泥土都是黃土,自帶大量落葉,經過漫長的歲月更迭,它們自成一派,形成了天然的黃泥腐植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