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燒陶.(2 / 2)

連續挖了兩天的井口,方海又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井裏的水拿什麼盛出來?

連續兩天的挖掘,兩個近戰步兵用石頭、木棍和手。沒有合適的工具,大概才挖兩米多深。

原始森林的水資源應該很豐富,底下可能挖到了滲水層,和泥漿混合在一起,讓人更難挖了起來。

不把裏麵的水清空,根本無法繼續挖下去,方海沉思了一會兒方海,想了想。

燒製陶器倒是可以用來盛水,但陶器運輸能力差,還非常易碎,運送起來比較沉重。

製作木桶的話,又要運到木板,而沒有金屬工具想製作木板,根本不現實。

放棄了繼續挖下去的衝動,方海領著近戰步兵回到了洞口,決定還是先燒製陶器。

淘器的燒製方法?方海也不是很懂。但是燒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準備很多東西。

用樹枝和石頭挖土相當費工夫,但挖井的時候挖了不少泥土,方還看了一下,這土很粘,沒有什麼大的顆粒,應該可以用。

淘器和瓷器不同,對土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一般隻要是能粘在一起的土都能燒製成陶器。

燒陶的話應該先建一個窯,建窯的話先得挖個坑,方還又指揮兩人開始挖起來。

洞口的大牙看著方海,這幾天的他很困惑,多了許多他不能理解的東西,比如現在的挖坑。

這些土能吃嗎?有這時間不如去多找點食物。

建窯也不是簡單的活,但方海也不做得很大,直徑大概一米方圓,底下挖的坑是圓的,活了一些泥巴,加強一些韌性比較大的幹草。

這樣製成的窯不容易開裂。在中間的位置放了一些石條,然後拿起一些泥巴開始揉搓了起來,除塵手臂粗壯一條一條的長條形。

圍著圓形的窯開始圈了起來,一圈一圈越圈越高,慢慢的圈到頂部,留一個碗大的小口,怕它塌了方海還用了一些木棍做支撐。

點火!

方海,在底部加滿了柴火,開始燒爐,正常的窯應該讓他自己應該陰幹,這樣燒幹的窯使用壽命會差很多。

不過這種窯製作起來也很簡單,壞了就重新做一個吧!

看著窯爐了裏燃燒的火焰,方海想做一個鍋出來,但憑他現在的技術實在是有些勉強。

雙手揉搓著泥巴,一條一條的往上貼,不一會兒一個20厘米直徑的陶罐丕子就做好了,不怎麼圓高度大概十幾公分左右,方海還做了兩個耳朵,方便使用。

就這樣做了幾個差不多的罐子,放在一旁晾曬。

天氣還早,方還有捏了五個碗,還有一個帶提手的鍋蓋,晚上應該就能喝上湯了,嗬嗬!

在做了幾個湯勺,樣子不怎麼好看,他自己也不知道能燒出幾個成品出來。

時間又過去了一上午,天氣也有點開始熱了起來。

做好的丕子放在一旁的石頭上,晾至半幹的時候,方海自己已經等不及了。

那就開始裝窯吧!上午燒成的窯還有一些溫度。

方海開始裝窯,把丕子輕輕地放入洞口,添加幹柴。

從山洞裏麵取來了火種。

點火!!!

方海看著橘黃色的火焰升騰而起,那應該是文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