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陳克開口了,雖然是斟酌了多次的話,仍然有些不自信。陳克除了知道徐錫麟一部分教科書記載上的“光輝事跡”之外,別的一無所知。既然敢造反,而且能夠成為安徽官場重要人物的人,自然不可能是白癡。所以陳克的語速不快,聽起來還有些猶豫,“徐公,我遠道而來,自然是有求於你。當今的下已經頹廢到如此境地,不革命是不成的。庚子事變到現在已經五六年,滿清看似回光返照,實際上已經根本不可挽救。但現在立憲派甚囂塵上,我很看不起他們。滿清所謂新政,不過是為了安撫下,騙騙士人。他們骨子裏隻是為滿人利益而已。更別滿清所做的一切完全抓不住要點。不瞞徐公,我一直在海外讀書,今年才回到故裏。在海外,洋人看不起中國人。到了國內,我看到中國上下昏庸,完全不知中國路在何方,實在是令人痛心疾首。河南沒什麼革命黨,我聽徐公和蔡元培先生是江浙領袖。故此有心腹之言相對徐公訴。萬望徐公一聽。”

徐錫麟一麵聽,一麵打量著陳克。陳克的服飾相貌,應該是海外歸來的沒錯。或許陶成章也是如此和各地的豪傑結交的吧?徐錫麟暗自想,沒想到遠在河南的革命同誌居然也聽過自己的名字。想到這裏,徐錫麟忍不住露出了微笑。

但陳克畢竟是外地人,而且直言自己和蔡元培的關係。現在滿清一麵安撫士紳,一方麵到處派遣密探搜捕革命黨。光複會成立不久,河南地方上本來不該知道,但是陳克這個河南人居然都知道了,這不能不讓徐錫麟覺得不可思議。

“不知陳先生有何見教。”徐錫麟問道。

陳克坦然道:“徐先生,我寫了份東西,請先生一觀。”完,從隨身攜帶的挎包裏麵掏出了一疊文稿。

徐錫麟接過文稿,封麵是張素白紙,掀開之後,非常好的紙上,一道道的被壓出來的豎道痕跡排列的非常整齊,光看這紙就名貴非凡。隨便看了幾眼,徐錫麟臉上顯露出驚訝的神色,然後他強忍住嘲笑的表情繼續往下看。這不是毛筆書寫的文章,字跡纖細,像是鋼筆書寫的,卻又比鋼筆字更纖細。而且這字寫得真醜,以徐錫麟的眼光來看,陳克的字還不如幼兒描紅。不僅如此,文稿全部用了簡字,有些字甚至簡化的不成樣子。

第一頁右邊的標題是《中國的敵人是誰》,徐錫麟覺得還算是在自己的容忍範圍內。僅僅是看文字,徐錫麟對陳克就有了輕視的心意,不過轉念一想,陳克識字,這出身就絕非一般家門。又看了看文稿,也有三十多頁,這麼密密麻麻的字寫了這麼多,怎麼都得有上萬。這年頭,能洋洋灑灑寫出這麼多文字,也絕非易事。好歹也得優容些才是。

“看來陳先生寫這些東西,頗費了不少心力。我先慢慢看看。請陳先生稍候。”徐錫麟道。

“徐公能不吝賜教,這是我的榮幸。請徐公慢慢看。”陳克連忙應道。

這篇文章前麵列了提綱,全文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的是中國和歐洲在工業化方麵的區別。這也是為何兩方國力間有如此重大的差距。第二部分講述的是滿清未來發展的預測。第三部分,講述歐美資本主義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第四部分則是中國的國力。第五部分是對如何建立一個新中國。

文字半文半白,讀起來很不舒服。徐錫麟這才明白為何文稿這麼長。一些簡單的敘述,陳克還能用文言,對新事物的闡述,找不到能夠表達的文言,就直接上了白話。雖然閱讀起來相當不舒服,但是徐錫麟很快被文章的內容給吸引了。

文章所闡述的內容,不過是1世紀非常常見的觀點,工業化的歐美並非比中國富裕多少,而是國家能夠投入到戰爭中的物資數量巨大。滿清的體製,中國農業國的現狀,讓中國在戰爭中能夠投入的物資完全不成比例。以1世紀的網絡文看來,數據還不夠翔實,“幹貨”不夠多。但是對1905年的徐錫麟而言,這已經是他從所未見的資料。平心而論,哪怕是滿清政府,也拿不出這樣翔實的數據作為國策基礎。更別僅僅是江浙地方普通士紳的徐錫麟了。

僅僅看完了這部分,徐錫麟已經大為動容。從鴉片戰爭倒八國聯軍,中國和外國打仗是屢戰屢敗,在徐錫麟看來真的是奇恥大辱。而陳克的文章把這些戰爭分析的清楚明了,為何打仗,雙方的軍隊如何作戰。雙方軍隊組織模式,戰爭方式和戰鬥過程,戰鬥結果和戰爭結果,很多地方使用了表格,對比列出雙方具體的數據。介紹和總結有條有理。

讀完了這些,徐錫麟放下書稿站起身來,“陳先生大材,徐某有眼不識泰山,失禮了。”完,徐錫麟拱手一揖。

陳克見到徐錫麟站起身,也趕緊起身。看到徐錫麟作揖,陳克趕緊還禮。“徐先生繆讚,若不是徐先生這等人傑,又怎麼能讀懂我的東西。我寫此文,其實思慮已經很不周詳,其中不周之處,倒是希望徐先生能夠指教。”

壓抑住激動的心情,徐錫麟請陳克落座,“陳先生,你的這份文稿我得現在看完,請陳先生稍等。”

“不防事,我今來就是想請徐先生看我的東西,若是徐先生看不下去,我豈不是白來了。”陳克笑著道。

“上茶,上點心。”徐錫麟對著外麵喊了一聲,聽到仆人應聲之後,徐錫麟急急忙忙拿起文稿繼續看下去。這份文稿關於中歐之間的差距分析完之後,就是滿清未來發展的預測。這部分內容陳克則直接把曆史書簡要的抄襲了一番,從預備立憲,到各地成立谘議局,到一些新政的改善,然後是滿清最後推出“皇族內閣”,各地谘議局的失望,直到坐視滿清覆滅。

對這部分內容,徐錫麟很是震驚。他平素好評論國事,物以類聚,他周圍那些朋友也都是如此。但是大家談起革命來,無外乎推翻滿清。至於怎麼推翻,大多數人都主張暴力革命。或者搞暗殺,或者鬧起義。起來的時候,大家熱血沸騰,意氣風發。可真要做起來,就感覺千難萬難,從沒有人能從國家的高度來看待國家事務。

陳克的文稿裏麵對於滿清的描述清晰明了,描寫滿清的時候,遣詞造句充滿冷漠的味道。對於徐錫麟來,滿清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強大的存在。在陳克文章裏麵的描寫,滿清則是墓中枯骨,行屍走肉一樣的存在。看了這些文字之後,徐錫麟胸中生出一種感覺,打倒滿清竟然是如此輕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