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魏王之毒(1 / 3)

安康公主見汝南公主也不言語,又勸道:“姐姐自打出世也不曾出過這皇宮,如今父皇降下恩旨,姐姐何不隨妹妹前往杜陵一遊,那邊臨近渭水,又有景山,稱得上山清水秀,姐姐去遊覽一番,不定心情舒暢,這病也跟著好了,還有承明那大觀園,妹妹去看了幾次,那邊當真稱得上彙集下靈秀而築一園內,姐姐要是不去,豈不可惜!”

汝南公主也被安康公主的有些心動,她並非不願出去多走走,隻是身子不好,不要出宮去,便是離開她這延福宮去給長孫皇後請安,都要前呼後擁,使喚無數人,她生性善良,不願他人因她而受累,久而久之便也不再出去了,別人也隻道她性喜靜。//. //

隻是她若是跟著同去,未免有些不合禮法,杜睿畢竟是安康公主的未婚夫婿,而她又是安康公主的姐姐,這般去妹夫家,實在是有些讓她為難。

“妹妹!姐姐這樣去,不大合適!還是待以後你大婚了,姐姐再去可好!?”

安康公主聞言又勸道:“姐姐忒是心,妹妹都不怕,姐姐還在乎那麼許多做什麼,我們隻是外出散心,別人愛什麼,都隨他們去就是了。”

安康公主見汝南公主還在猶豫,急道:“姐姐要是還借故推脫,妹妹也不去了!”

“別!”汝南公主知道安康公主與杜睿一年間也難得見上一麵,若是因為自己不能成行,她心裏如何過意的去,便道,“既然如此,姐姐便與你同去就是了!”

安康公主聞言,這才笑了,道:“姐姐這般便對了,哪來那麼多規矩要講,妹妹隻是帶姐姐外出散心,別人要是多嘴多舌,妹妹便去扯了他們的胡須,看他們還敢不敢亂言。”

安康公主著還作勢當真要去揪別人的胡須,汝南公主見狀,不由得想到,安康公主年幼之時,可不就曾把太宗的胡須抓掉了好幾根的事情,兩姐妹都笑了起來。

公主要出宮去,儀仗自然是少不了的,本來朝中的一些大臣還準備直言覲見,但是卻被太宗的一通話給硬生生的頂了回去:“卿家便不曾有子女,卿等總是家無私事,卻也應知,家有私情,父親疼愛女兒,這難道不是人之常情嘛!為何卿等家中的兒女便可任意嬌慣,朕不過是隨了女兒的心願,便諸多諫阻,是何道理!?”

隻是李承乾將兩位公主護送到杜陵之後,便要回轉長安,隻留兩位公主在杜睿府上確實有些不大合適,太宗想來想去,便幹脆把八歲的晉王李治也給捎上了,太宗覺得杜睿既然能將李承乾教導的不錯,自然也能教導一下李治,便是不能講李治教導的如同杜睿一般,至少也能讓大唐將來多一位賢王。

反對的聲音不見了,李承乾作為要隨行護送的人,自然要詳細準備一番了,東宮六衛自然是要帶上的,這一路雖然不上遠,但是也指不定會發生什麼事情,特別是大唐剛剛評定吐穀渾,誰知道會不會有伏允的親信潛入長安附近伺機報複。

汝南公主和安康公主要前往杜陵,太子李承乾隨行護送,這等事鬧得沸沸揚揚,一些有心人自然就惦記上了。

長安魏王府上,此時的李泰已然十六歲了,按照禮法,他這個年紀早就應當之國了,不得長駐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愛,特許“不之官”。

而正是因為太宗的偏愛,以及一向的縱容,才讓李泰的心中升起了非分之想,東邊的那張儲位,不單單李恪在盯著,同樣李泰也不曾有過一刻的斷念。

深夜,李泰的書房之中,已然亮著燈,幾個平日裏被李泰因為心腹的大臣環坐一旁,眼睛全都盯著他們的主子。

李泰在書房之中轉悠了一陣之後,總算是打定了主意,道:“列位!本王的大誌向,以及各位的榮華富貴,便在此一遭了!”

在座的蕭德言,蘇瑁,顧胤,韋挺,柴令武等人聞言,不禁麵麵相覷,雖然方才李泰沒有明言,但是在坐的,哪個不是人精一類的人物,自然能猜到李泰的心思。

蕭德言雖然文采斐然,但也不過是個白麵書生,讓他抄抄寫寫,倒還在行,但若是出謀劃策,就非他所長了。

“殿下!所言何意!?”雖然猜到了,但是蕭德言卻也不願意從自己的口中出那句話,隻好裝糊塗了。

李泰倒也不在意,道:“你們平日裏總是,讓本王等待時機,等待父皇對太子失去信心,但是如今太子的儲位還坐的穩穩當當,要是這般等下去,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本王滿腔壯誌,何日才能得以施展,與其坐以待斃,倒不如奮力一搏,此次太子護送汝南,安康去杜陵,遠離京師,正好可以行事!”

李泰這番話,出來,縱然是在做的眾人事先都已然猜到了,此時也不禁心中升起了一股冷氣。

蘇瑁想了想,不禁沉吟道:“此行雖險,不過倒也可以一搏,若是能成,那自然最好不過,即便不成,殿下也可以將這件事推脫給吐穀渾,隻是伏允的遺黨,想來陛下也不會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