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勸誡(1 / 2)

李承乾自打十幾歲便時常受命監國,對於處理政務倒也並不陌生,隻是但凡遇見大事,每每還要向太宗稟報,似如今這般,將下事都交代在了他的身上,卻還是頭一次。//. 免費電子書下載//

做了二十幾年的太子,突然之間感受到了權利的好處,突然之間變成了一言九鼎的主宰,繞是李承乾寬厚仁德,謙虛謹慎,也不禁有些飄飄然了。

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是見風使舵,見機快的,紛紛跑到東宮露麵,期盼著將來一朝子一朝臣的時候,能獲得李承乾的重用。

對於發生的這些事,杜睿看的一清二楚,對此不免暗暗憂心,他給李承乾設計的道路之中,在登上皇位之前,是絕對不能因為籠絡朝臣,引起太宗疑心的。

曆來皇室之間,父子相疑的先例不在少數,當年扶蘇何以被秦始皇調往邊疆,結果讓胡亥和趙高鑽了空子,矯詔逼死了扶蘇,還不就是因為扶蘇年紀越大,威望漸長,朝臣傾心,引起了秦始皇的猜忌。

杜睿此前也曾反複叮嚀李承乾,慎行慎言,不黨不私,李承乾也正是因為杜睿的這八字真言,才戰戰兢兢的將太子之位坐到了現在。

原本曆史上,太宗確實是在貞觀二十二年病逝的,可現在曆史已經變得麵目全非,究竟如何誰也不知道,杜睿又不能對李承乾明言,否則一個詛咒皇帝的罪名,別他是當朝駙馬,社稷重臣,就是再怎麼樣,也要腦袋搬家。

思來想去,杜睿還是放心不下,這一日幫著李承乾處理了國事之後,沒有急著離開,將心中的擔憂了出來。

“殿下!方今聖上染病,以國事相托,這既是聖上對殿下的信任,也是對殿下的考驗,可殿下這些時日所言所行,卻多有偏頗之處,一旦傳進聖上的耳中,臣恐對殿下不利!”

李承乾聞言,微微詫異,道:“承明為何如此言語,為兄這些時日並不曾做過什麼枉法之事,父皇如何會對我不利!”

杜睿屏退了左右,對李承乾道:“殿下!請恕臣妄言,可自古以來,家少有親情,聖上如今雖以國事相托,然殿下畢竟還是儲君,這些時日,朝臣多有往來,此事若是遭了聖上猜忌的話,臣恐有不忍言之事!”

杜睿雖然沒有明太宗可能會因為李承乾和朝臣來往過密,產生猜忌,但是意思已經到了,這話如今也就他敢在李承前的麵前了,換做另一個人,肯定要比李承乾斥為離間家父子親情,到時候一個大帽子扣下來,政治前途渺茫不,很有可能還會丟了性命。

李承乾初一聽,心中也是有些不快,但是仔細想想,自己這段時間也確實過於樂觀了,誌得意滿之下,難免有些狂疏,杜睿完全可以不和他這話,但是現在杜睿卻偏偏了,除了杜睿心中對李承乾的擔憂,李承乾實在想不出旁的理由了。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李承乾輕笑了一下,道,“承明一番苦心,為兄定當謹記於心,今後會注意言行的!”

李承乾雖然這般了,但是杜睿看李承乾的臉色表情,分明是沒有聽進去,這讓他更是擔心不已,現在確實還沒到那個時候呢,李承乾要是在最後關頭因為被太宗猜忌的話,丟了太子之位,那才叫功虧一簣。

而且太宗也不是沒有別的選擇,這些年李治雖然隱忍,但杜睿卻能看的分明,對於太子之位,李治就從來沒放棄過。

一邊在太宗麵前盡著孝心,一邊極力表現自己的能力,他這是為了什麼,還不就是想要讓太宗看看,他同樣也能承擔起治理這個國家的重任。

一旦李承乾被太宗所惡,到時候可就是李治的機會了。

“殿下!臣所言,或許刺耳,然卻句句發自肺腑!殿下身居海內人望,聖上對殿下也頗多招撫,承襲大統,指日可待,然殿下可還記得當初臣離開長安之時,曾對殿下過的那幾句話?”

李承乾一愣,突然想到了當年杜睿第二次被太宗罷黜出長安之時,對他的那八個字一一慎言慎行,不黨不私!

這麼多年以來,李承乾也確實是如此做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躲過曆次的風暴,至今平安無事。

想到此處,李承乾的心裏不僅有些愧疚,方才他居然還因為杜睿了些實話,心中不快,可從始至終,杜睿確實一直都在為他著想。

“承明!是為兄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