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1 / 3)

()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杜睿的話,如果曆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阿拉伯帝國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中亞將被阿拉伯帝國轉變成他們的固有領土,布哈拉也不會被攻陷,所有的一切都不會發生。

穆阿維葉將會建立倭馬亞王朝,此後哈裏發均由倭馬亞家族成員世襲擔任,阿拉伯社會也將進入帝國時代。

此後,阿拉伯人軍事擴張,將迎來第二個高峰期,東方戰線、阿拉伯軍隊將越過蔥嶺,與大唐相對峙。另一支東線軍隊,將攻入南亞次大陸的北端,占領信德一帶。北方戰線,阿拉伯軍隊通過三次發兵,圍攻拜占廷國都君士坦丁堡。西方戰線進展最為猛烈,不僅占領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到摩洛哥的馬格裏布地區,還以皈依伊斯蘭教教的北非土著柏柏爾人為主力,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入西南歐的西班牙半島。

在剪滅西哥特王國後,翻越比利牛斯山脈,攻入西歐法蘭克王國。一直到普瓦提埃戰役失利,阿拉伯人方才0停止向西歐內陸的進攻,不過在意大利和法國的地中海沿岸仍頻頻得手。

阿拉伯帝國將會由一個落後的遊牧部落組成的邦,一躍擴展成為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龐大帝國,其疆域分別與大唐帝國、拜占廷帝國和查理曼帝國為鄰,並世稱雄。

其擴張速度之快,疆域之廣大在世界曆史上都是罕見的,充分顯示出遊牧民族對農耕文明的強大衝擊力。

除秉持伊斯蘭教神權統治原則外,倭馬亞王朝還大量吸收以拜占廷帝國為主的其他文明國度的典章製度,形成一種伊斯蘭教世界所特有的,政教合一的君主**政體。

哈裏發為帝國最高元首、軍事統帥和宗教領袖,擁有宗教和世俗大權,控製著從zhng yāng到地方的軍政、稅收和宗教三大權力係統。zhng yāng由各部大臣執掌政務,輔助哈裏發。

地方分為五大行政區,各區置總督,統理一方軍政,但財賦稅收一直由哈裏發任命的專職稅務官司理。地方司法由總督任命的法官負責,多由jing通《古蘭經》和《聖訓》的伊斯蘭教學者擔任,專司穆斯林案件,而非穆斯林則由各自宗教領袖負責。

帝國高級官員多由阿拉伯貴族充任,低級官吏則由原拜占廷及波斯的官吏擔任。此後,帝國開始統一鑄造貨幣,金幣為第納爾,銀幣為第爾汗,並將阿拉伯語定為帝國官方語言,使帝國統治披上濃厚的阿拉伯民族sè彩。

百年的征服擴張,使阿拉伯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整個社會更趨多樣化,並逐漸行成四大等級:一是享有廣泛特權的阿拉伯人。其上層由先知家族、曆代哈裏發家族、重要的遷士和輔士家族及各地總督等組成,他們政治地位優越,廣蓄田產和財富,役使著眾多奴仆。其下層為普通的阿拉伯武士,這是帝國維持統治的重要社會力量。他們多以戰爭為業,名列軍冊,憑藉軍功分享戰利品為生,多攜妻帶子居住在各地的軍營大寨之中。

二是麥瓦利平民等級,即非阿拉伯血統的新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多為敘利亞和伊朗人。他們文化程度較高,掌握著一定的生產技藝,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按伊斯蘭教原理,凡皈依真主的人均享有同等地位。實際上,麥瓦利所享有的社會待遇要大大低於阿拉伯血統的穆斯林,故而該等級中的不滿情緒十分強烈。

三是迪米階層,即帝國境內未改宗的異教徒。其人數眾多,是社會生產的主要勞動者和帝國zhèng fu基本的剝削對象。迪米除了承受政.治.壓迫、經濟剝削之外,還遭到穆斯林的種種宗教、社會歧視。

四是奴隸階層,這是一個連做人的起碼資格都不具備的最低等級。原始時代的阿拉伯社會就存在一定數量的奴隸。在後來的長期征服戰爭中所俘獲的戰俘,又源源不斷地為其增添新的成員。

如果沒有杜睿這個異數的話,倭馬亞王朝將會變成一個農業發達,商業興旺的龐大帝國。其強盛程度,甚至能與華夏王朝大唐分庭抗禮。

然而現在,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已經不具備這個先決條件了,中亞被大唐占據,阿拉伯帝國的戰略縱深一下子縮了許多,首都巴格達和陪都大馬士革都遭受著大唐兵鋒的威脅。

可以,杜睿在今所做的一切,將會成為ri後阿拉伯帝國覆滅的根本原因,強大的阿拉伯帝國將不會再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個掌握了決定世界走向能力的大唐帝國。

不得不,穆阿維葉為他的自信付出了代價,原本他以為即便是大唐將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東方行省集團徹底覆滅,對他來也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可是看看現在的情形,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死而不僵,阿拉伯帝國的核心地帶旁邊又多出了一個新興的伊斯蘭王國,再加上時常襲擾的拜占庭,倭馬亞王朝的覆滅,已經可以預見了。

在原本的曆史上,倭馬亞王朝整整延續了將近一百年的時間,最終因為掌握著帝國主要權利的貴族驕奢yin.yu,統治者橫征暴斂,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使奴隸出身的艾卜?穆斯林領導呼羅珊人舉行了起義,吹響了埋葬倭馬亞王朝的號角。

什葉派、阿拔斯派和呼羅珊義軍聯合,共同與帝**隊作戰,經五載血戰,終於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

不過現在倭馬亞王朝的國祚顯然不可能那麼長了,杜睿不會給他們那麼長的時間,現在不將其滅亡,那是因為大唐還沒有準備好,一旦大唐準備就緒了,杜睿將提前幾十年為倭馬亞王朝,唱響挽歌。

不單單是倭馬亞王朝,杜睿要一同埋葬的還有整個阿拉伯帝國,而在曆史上,倭馬亞王朝雖然覆滅,但是阿拔斯派首領、伊拉克的大貴族艾卜勒?阿拔斯利用人民起義的力量建立起阿拔斯王朝,將會延續阿拉伯帝國的輝煌。

阿拔斯王朝建立伊始,不僅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而且也背信棄義地殺害了艾卜?穆斯林,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阿拔斯王朝的建立與鞏固,標誌著阿拉伯帝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隨著新王朝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社會麵貌也發生相應變化。在這一時期,帝國已基本完成阿拉伯化或伊斯蘭化的進程,阿拉伯血統已不再是決定人們社會地位的重要因素。

統治階級成分進一步擴展,除阿拉伯貴族之外,伊拉克、敘利亞、埃及、波斯各地封建主也都進入統治階級的行列。帝國政治也由以往的貴族政治轉變為官僚政治。帝國國都東遷至兩河流域,不僅造成社會經濟重心的空間移動,也使帝國更多地接受了波斯**主義的政治傳統和社會風尚。

阿拉伯帝國的君主**統治在阿拔斯王朝空前膨脹,此時的哈裏發們不僅自稱是先知的代理人,而且也是安拉真主在塵世間的代表,是“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

他們憑借龐大的官僚機器,對廣袤疆域內的各族人民進行封建統治。官僚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稱“維齊爾”,即宰相,輔佐哈裏發總理萬機,權勢極大。維齊爾之下,有財政、司法、工商、農業、軍事、jing務和驛站諸部大臣,此外尚有處理ri常文秘的樞密院和負責整飾吏治的督察院。

為防止地方總督權勢過大,就好像當下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所統領的東方行省之餘穆阿維葉的zhng yāngzhèng fu,形成尾大不掉之勢,阿拔斯王朝將前朝原有的五大行政區,細分為二十四個行省。

原來隸屬於地方行政部門的地方司法係統也逐漸分離出來,形成由zhng yāng大.法官到地方各省法官組成的**係統,以適應**統治的需要。

軍隊是阿拔斯王朝的有力支柱,但與前朝的軍事體製相比,也有相當大的變化。傳統的全民皆兵的部落兵製,逐漸被經過嚴格訓練、領受軍餉的正規常備軍所取代。

拔斯王朝最初的百年間,帝國的對外擴張已達極至狀態,國內政治穩固。社會安寧、農商發展、文化昌明,聲威遠播,是帝國國勢極盛的“黃金時代”。

但是現在這一切都不可能再發生了,如今的阿拉伯帝國剛剛經曆了第一個擴張的高峰期,那些剛剛占據的廣袤領土尚且沒有徹底消化掉。

倭馬亞王朝雖然已經創立,然而政權卻依然不夠穩固,阿拉伯人的思想也沒有完全從蒙昧之中,進化過來。

在阿拉伯人之間,隻是剛剛出現了動產的私有製,而土地的私有觀念尚未形成。穆罕默德在創建伊斯蘭教和國家之初,巧妙地把這一狀態與一神信仰融為一體,宣稱創造地的真主安拉為萬物之主,土地是安拉的財產,隻有安拉的使者才有權支配,給阿拉伯土地國有製提供了理論依據。

在阿拉伯帝國雖然已經崛起,其軍事力量空前強大,然而其經濟,文化卻還沒有完成轉型,所有征服的土地歸安拉所有,奪占的原拜占廷和薩珊王室以及元老貴族的土地,同樣收歸真主安拉所有,哈裏發不過是真主安拉安排在人間的代管者。

這也是為什麼穆阿維葉明明實力強過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卻沒有辦法直接用武力將東方行省收歸己有的原因。

伊斯蘭教的教義禁止阿拉伯穆斯林以個體身份占有土地,不過在穆阿維葉上台之後,土地私有觀念急劇膨脹,貴族們紛紛擯棄傳統的財富觀念,開始大量占有土地。

然而其封建製度卻沒有完全形成,不像倭馬亞王朝的中後期,因為封建製度完善,極大地刺激了阿拉伯帝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從而使阿拉伯帝國在軍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打到了鼎盛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