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此法你是如何想出來的?”晁克己指了指那些來測試的青壯問道。
“這個呀,嗯……火槍可是十幾斤呢,再說我準備弄些霹靂火球和蒺藜火球來守城,最輕的也有五斤重,還有若要行軍打仗,跑個數裏路應是常事吧。”宋傑想了想道。
宋傑不過是隨口圓個謊,後來想想這還是個不錯的主意,於是便又去找譚木匠商量,如何造霹靂火球和蒺藜火球。
上次義軍的攻城準備不充分,沒有配備太多的攻城器具,要是配上轅韞車、尖頭木驢、木牛等衝鋒,再用鉤撞車、搭車、杷車等撞城門,加上兵力優勢,顏神城很難守住。
近些時日晁克己讓宋傑讀《武經總要》,宋傑收獲匪淺,對這個時代的軍事算是管中窺豹。
打製出鐵殼,用木頭做塞子,在木頭上開一孔用來插引信,方法簡單,鐵殼裏除了火藥還要裝上鐵釘、鐵片之類,這樣的原始手雷就是個火藥吞噬器,沒多久宋傑就發覺硝石不夠用了,宋傑派人幾乎把淄川城裏所有硝石都買光。
即便是這樣,也隻造了百十個霹靂火球。
山東隻有沂州的沂源產硝石,離顏神鎮有兩百餘裏,宋傑便派三毛率幾十名鄉兵,帶著三千貫的交鈔去收購硝石,按著當時三十貫一石的市價應當能買回百石硝石,夠用上一段時間。
五日後,三毛帶著鄉兵回來,隻帶回十幾石硝石,這還是他用手裏的銀子和十把手刀換來的,人家根本就不收交鈔,就是銅錢也不太想要,要麼用糧食換,要麼用鋼刀這樣的武器換,當然作為硬通貨的白銀也收。
沂源石橋鎮很多人家燒製陶瓷,當地產鉀長石,硝石作為其伴生礦,當地人一般都無甚用處,後來有人發現硝石製冰之法後,硝石一下變成了緊俏貨,成了許多人夏日消暑必備之物。
不過沂源屬於莒州,趙開山占領了州城,與金廷大軍在此展開拉鋸也苦了當地百姓,所以交鈔銅錢之類便不甚好用,當地人要武器和糧食,特別是糧食,一石糧食換兩石硝石都願意,畢竟硝石填不飽肚子。
可是宋傑自己也無甚餘糧,考慮半天,宋傑還是決定用武器換硝石,要是餓得連刀都拿不動,武器又有何用。
數日後,三毛又帶著幾十把鋼刀上百長槍又去了趟沂源石橋鎮,這次倒是換回來百多石硝石,不過人家石橋鎮的人又說了,下次兵器也不換了,非得要糧食才行。
宋傑無奈,隻能暫停購買硝石,好在這兩百多石硝石也夠用一陣子,做幾百個霹靂火球綽綽有餘,還能留下不少給火槍兵使用。
顏神鎮的居民開始把家業遷進新城之中,丁平這段時間也是手忙腳亂,宋傑除了和鄉兵一起訓練以外,就是天天陪著晁溪兒練槍法,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幾乎每日都出入相伴,晁克己見兩人感情要好,也老懷寬慰,隻盼著他們二人能早日成親。
丁平每次回淄川城都會帶回來一些軍情,據說總管府鎮邊軍最近又吃了敗仗,被趙家軍占了臨朐,路府益都已是岌岌可危。
金主完顏亮都有些坐不住了,已經派出號稱“金牌郎君”的齊國公兼樞密使完顏昂統領山東諸軍,勢必要將趙開山的趙家軍剿滅。
此人年輕時曾率部硬鋼過嶽家軍且能全身而退,便可見其實力,而今雖五十有餘,但統兵之能更勝以前,是金廷現在碩果僅存的幾名參加過滅遼和滅宋的大將,對待漢人更是冷酷無情。
山東東路總管兼任元帥右監軍徒單貞是太後親侄兒,如今剿匪不力,已經被金主奪了軍權。
晁克己聽到這個消息後,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義軍有麻煩了,這個完顏昂不是善茬,或許要不了多久便會滅掉趙家軍。
但是,趙開山率領的義軍畢竟都是漢人,若他們被滅,北方的漢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會被殺。
想到此處晁克己不由得重重歎息道:“聽聞此事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