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傑,你準備收留這些人?”晁克己聽宋傑如此說,便問道。
“是的,我想過多時,如果不是被逼,誰又願意做那有今天無明日的反賊呢,當初我被孟家夥同周聲遠陷害之時,你不是也有那個打算嘛。”宋傑說道。
對這些人,晁克己一直都是抱著同情的態度,見慣了百姓的疾苦,也體會過流離失所,晁克己更清楚那些逼上梁山的無奈,聽到宋傑的打算他也極為讚同,不過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解決。
首先是顏神城裏的人都知道這些人是亂民,宋家收留這些人,會讓城裏原來的居民覺得不安,另一點就是丁平的態度,如果他不同意,執意要把這些人送去淄川城,宋傑和晁克己都沒有理由阻止。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如何處置趙三娘,她不是普通人,對於金廷來說她就是匪首,留在顏神城中始終是一大隱患。
宋傑對丁平信任來自於共同的利益,便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丁平,希望得到丁平的支持。
“少威,你這是在玩火,那些亂民誰不是殺過人沾過血腥之人,狗變狼容易,要讓狼便成狗你覺得可能嗎?”丁平不解的問道。
宋傑何嚐不知丁平的意思,咬過人的狗,甚至是吃過人肉的狗,便不再是狗了,隻有人道毀滅才會對人安全,但這些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全部是漢人,宋傑無法把他們與畜生相比較。
丁平見宋傑臉色不善,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話讓宋傑不快,便又勸道:“少威,我知道你的意思,我們暫且不說那些亂民之事,就說那三娘子,你打算如何處置?也讓她留在顏神城中不成?”
“這個我還沒想好,兄長,現在宋家所剩錢糧不多,我也是想讓這些人能去種地,多收些糧食,沒有其他意思。”宋傑解釋道。
“那我問你,如果下次趙家軍再來攻城,這些人裏應外合反戈一擊,怎麼辦?”丁平又問道。
“我不給他們發武器,隻是發些農具而已,應該沒甚危險吧。”宋傑有些不太確定的回答道。
“你知道朝廷招安這些反賊後都是如何處置的嗎?”丁平問道。
宋傑搖搖頭,表示不清楚。
“要麼讓他們去剿匪,給些糧草兵器,要麼把這些人打亂編進其他軍中,或者讓這些人去戍邊,但極少有讓這些人歸田,就是害怕這些上過戰場殺過人的農人再造反。”
“人若是踐踏過底線,便會一而再而三的做出相同舉動,便失去了對法度的敬畏,若是如此國家還要律法何用,對做錯事情的人沒有懲罰,社會不得亂套嗎?”丁平苦口婆心的說道。
“可他們大多是被逼迫和裹挾的農人,並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人,若是殺人有用,為何還有如此多人揭竿而起,兄長我不是不讚同你的意思,我覺得總得給人改過的機會,比一味的殺伐和懲處更好。”宋傑說道。
“哎!你怎麼如此固執,顏神城裏的百姓誰不知道鄉兵抓了亂民,還抓了他們三將軍,若是有人告發,你我們都得掉腦袋!”丁平提出了一個最為現實的問題。
“兄長放心,這個問題,我自有辦法解決,不過要等機會才行。”宋傑想了想後便對丁平說道,然後又在丁平耳邊輕輕說了一個解決的辦法。
“也罷,你非要如此我不攔你,但你要記住,趙三娘必須得看牢,她是匪首之一,若是逃脫,你、我還有大官人將人頭不保!此事的輕重你應該明白。”丁平聽了宋傑的解決辦法後,忍不住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丁平也知道,抓住幾百亂民的功勞和抓住匪首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因此隻要宋平不是想著要放了趙三娘,其餘那些亂民也翻不起多大風浪,而且沒有吃的,他們除了落草為寇,便隻有乖乖的種地。
現在顏神城的防禦不是幾百草寇能威脅的。
宋傑見丁平支持他的意見,甚為感激的給丁平拱手一揖,口中道謝。
“少威,你我都是靠著大官人的,我們可不能自絕後路呀,有的事情不能太感情用事。”丁平拍了拍宋傑的肩膀道。
“兄長放心,小弟定然會讓人看好趙三娘,絕不會讓她逃跑,而且把她握在手中,那些亂民也不敢亂來。”宋傑又拱手道。
丁平苦笑一聲點點頭,不再勸宋傑,這個小兄弟什麼都好,就是喜歡折騰,本來把這些人往淄川城一送,就萬事大吉,他非要留著當勞力,現在山東東路如此多的流民,哪裏缺勞力。
回到宋家莊後,宋傑把晁克己、宋二狗、宋三毛以及李元、朱來等人叫上,將自己和丁平商量之事告知,計劃留下這些人,並讓宋家人和鄉兵去了解這些亂民的想法,若是想留下便給田地耕種,但是比宋家佃客多收一成的租子,基本上能保證溫飽,若是不願留下,就直接送他們去淄川城。
願意留下的人,以後每年可以減去半成租子,兩年後減少到和宋家佃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