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一百多人由李元帶領,趕著所有馬車押送的糧食已經上路,他們押送第一批糧食到達顏神城後,會從顏神城中征調農人和車輛過來,往返大約要兩天時間。
兩日後,淄川城的漢軍和鎮防軍終於反應過來,派出一隊人馬往安民寨趕來,顏神城鄉兵的斥候回報,這支人馬大約有三千人,兩千縣府的漢軍,一千州府的鎮防軍。
沒過多久,顏神城中征調的九百多農人和三百多架牛馬車也趕到了安民寨,他們的報酬是一人兩石糧食和五貫錢。
現在安民寨中,有顏神城鄉兵七百餘人,投降的安民寨漢軍近兩百人,共計九百餘人,幾乎是宋傑所有的力量,留在顏神城中還有不到兩百人。
後來趕來的原趙家軍舊部三百多人,沒有訓練過火槍,隻會使用長槍、弓箭和刀盾。
要抽出二百餘人保護運糧隊伍,最多隻有七百餘人可以用來攔截淄川城中派出來的軍隊,兵力上的弱勢十分明顯。
晁克己等人合計後,決定給趙初蘭五百人,讓她打著趙家軍的旗號迎戰,留下二百餘人守衛安民寨。
這五百人中,有二百名火槍手,一百名刀盾兵,其餘全部是長槍兵,趙初蘭隻學習了一日火槍手如何與刀盾兵、長槍兵如何配合的排兵布陣之法,便帶著這五百人出發了。
趙初蘭必須要在黌山腳下把淄川城派出的軍隊攔截住才行,過了黌山往東,就是一大片平原,沒有兵力優勢,火槍兵又缺乏,五百人根本無法抵擋住三千人的攻擊。
數月前,趙初蘭圍困過淄川城,對周圍的地形有過研究,在黌山附近與來援的安民寨屯田軍打過一仗,這次方向剛好相反。
黌山是一座孤山,充滿了傳說,淄川城到此隻有四十餘裏,是到安民寨的必經之路,淄川城中的軍隊似乎行軍並不積極,出發一日後,大軍居然還在城東二十裏內轉悠。
趙初蘭率領的五百人趕到黌山時,才遠遠望見這支軍隊。
……
“小傑,你隨這批運糧隊伍先回顏神城吧,這裏我和朱來留下看著就行了。”晁克己站在安民寨的城牆上對宋傑說道。
宋傑搖搖頭的道:“晁叔,我想等蘭,三娘子有了消息後再回去,畢竟她現在是為了我們顏神城在拚命。”
晁克己目光複雜的看著宋傑,久久沒有說話,過了半晌才道:“小傑,往後你打算如何與溪兒還有三娘子相處?”
宋傑與趙三娘這兩日你儂我儂的,晁克己早就看在眼裏,作為宋傑的準老丈人,看見自家女婿與其他女子關係緊密,他心頭有些不是滋味。
“晁叔,此事我也正想跟你解釋,溪兒和我一同長大,又是老爹在世時定下的婚事,我們之間感情也很好,我絕不會負她,等老爹祥禫之期一過,我們便成親,您放心便是。”
“三娘子為了顏神城連,為了我們宋家,連死都不怕,我同樣不能負了她,希望您和溪兒能夠接納她。”宋傑看著晁克己,認真的說道。
晁克己聽後低頭不語,說實話,不介意是假話,他就晁溪兒一個女兒,現在宋家有了些勢力,晁溪兒嫁給宋傑應該不會吃苦,他這個當父親的也算欣慰,但兩人都還沒成親,現在又來了個趙三娘,自己女兒就要和別的女子共侍一夫,當爹的當然有意見。
不過宋傑說得也有道理,趙三娘為了宋家,孤身一人就敢闖安民寨,還險些被玷汙了清白甚至丟掉性命,在晁克己看來這樣有情有義的奇女子,誰人不稱讚。
現在宋傑和趙三娘兩人似乎看對了眼,想要接納她,自己還真沒有更好的理由反對,再說宋傑又不是要對晁溪兒始亂終棄,想到這裏,晁克己卻不知該對宋傑說些什麼了。
深深歎了口氣後,晁克己道:“溪兒的性子你也是知道的,我就怕到時候她有意見,不過你放心,晁叔不是不講道理之人,趙三娘進我們宋家,我不會反對。”
“謝謝晁叔理解,溪兒那裏我去跟她好好說,她有時會耍些小性子,卻不是無理取鬧之人,識得大體的,晁叔您放心,我以後不會讓溪兒受半點委屈的。”宋傑感激的對晁克己說道,心中不由得慶幸,自己這個老丈人真是通情達理,在這個充滿危機的世道,唯一的福利就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多討幾個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