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初蘭派來的信使是何強,也是宋傑的老熟人,見宋傑了援助趙家軍幾乎是傾盡所有,不由得感動得便要給宋傑跪下,宋傑隻是擺擺手,沒有受他的大禮。
李元和朱來不放心宋傑,便要跟著,宋傑也由著他們,晁克己見宋傑親自前去,也趕了回來,知道勸不住宋傑,又調了五百多護壩隊員過來城中,讓宋傑把所有鄉兵都帶上,於是帶著兩千餘人離開,晁克己便坐鎮顏神城中,隨時準備防禦不測。
何強離開莒州時,趙初蘭在沂南縣附近駐紮,離顏神城四百餘裏,宋傑帶著恁多物資,趕過去至少要七八天時間,於是便派人和何剛先行騎馬前去報信,以便趙初蘭安排人馬過來接應。
宋傑等人一路浩浩蕩蕩的進入沂源縣境內,見境內土地大多荒蕪,鄉鎮幾無人煙,路邊不時能看到人畜骸骨,一副破敗的景象。
沿著沂水前進,行了數十裏便進入沂水縣境內。
秋陽如火,行路一整日,人饑馬乏,宋傑便下令讓眾人休息,吃些東西再趕路。
剛坐在路邊不久,宋傑便感覺官道似乎在震動,遠處塵土飛揚,似乎有大量馬隊在靠近。
李元機警的站了起來,取出了牛車上的火槍,接著一聲長哨聲響起,這是宋傑發明的哨子,用來代替號角,每都頭配備一個,不同的哨聲表示不同的命令。
長哨是部隊集合的命令。
遠處的馬隊似乎也發現了異常,停了下來,宋傑拿出隨身帶的單筒望遠鏡,朝那隊馬隊望去,隻見負堅執銳一片,糟糕!是金人的騎兵。
“金人騎兵,準備戰鬥!”宋傑輕呼一聲。
李元聽到後忙又吹起哨聲,讓部隊向宋傑靠近,趕車的農人似乎也被這緊張的氣憤嚇到,許多人都躲在牛馬車旁。
這次運送物資的主力護衛是那一千鄉兵,六百餘人配備了火槍,護商隊和護壩隊沒有火槍,皆是刀盾兵,訓練時間有限,也沒有上過戰場。
但是這些兵士都是與鄉兵一起訓練,對於如何與火槍兵配合並不陌生,很快便在哨聲的指揮下,完成了組合。
對方似乎也沒料到會在此處遇到一支運送輜重的隊伍,看樣子是敵非友,不多時對方便擺出了陣勢,準備進攻了。
這是宋傑第一次與金人騎兵相遇,而且是在空曠的地方,背後便是沂水,連退的地方都沒有。
此時根本看不出對方有多少人,等對方調整好陣勢後,宋傑站在一輛馬車上用單筒望遠鏡看過去,嚇得差點摔了下來。
對麵這支騎兵應該不少於三千人!都是輕騎兵,未著重甲。
一聲號角響起,宋傑看到對方的騎兵動了,至少有七八百騎兵開始衝鋒,大地都開始顫抖起來。
李元和朱來各指揮一個步兵方陣,每個方陣約一千人,看到對方騎兵已經發起衝鋒,兩人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原本離著兩三裏的距離,騎兵頃刻便至,李元吹響了開火的哨聲,先是數十門手炮同時轟鳴,接著槍聲大作。
一輪三段擊後,騎兵隊伍有上百騎落馬,戰馬發出嘶鳴,也許這些戰馬沒有聽到過槍炮聲,剩下的騎兵突然改變了方向,向側麵衝了過去。
宋傑先是一愣,隨後對李元等大喊道:“這些戰馬已受驚,三段擊改為五段擊,保持槍炮聲不滅。”
李元忙吹響哨聲,傳達宋傑的命令。
騎兵幾乎沒有用來攻城的,戰馬很少接受火藥爆破的聲音訓練,而且對方也沒有料到會遇到這種情況,根本沒想到堵住馬耳或蒙住馬眼。
遇到這樣的情況,宋傑便立馬下令調整戰術,也算是反應迅速。
按照宋傑的命令,槍聲一直未斷,並且開始有序往前推進,兩千步兵居然開始向三千騎兵主動發起攻擊,對於騎兵的領兵將領來說是一件多麼屈辱的事情。
宋傑這邊的兩個步兵方陣一邊前進一邊開始變陣,形成一字型,對方騎兵方陣已經進入手炮的射擊範圍,數十門手炮同時響起,散彈再次落入騎兵陣中加上炮聲的影響,一時間,金兵騎兵出現了混亂。
一般來說,馬匹受驚後騎手需要安撫馬匹的情緒,如果讓馬匹受驚的因素未消除,馬兒便會跟著頭馬跑,頭馬會聰明的往它覺得沒有危險的地方跑。
此時前麵的槍炮聲對於馬兒來說意味著危險,因此無論騎手如何催促,已經無法發起對宋傑這邊步兵方陣的衝擊。
潰散很快形成,剛才還氣勢洶洶的金人騎兵,此刻便策馬逃跑了,不多時便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步兵當然無法去追趕逃跑的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