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義軍首領看了宋家出產的貨品後,除了武器外,還買了不少蒸酒、胰子和顏神布,總共價值三十五萬貫。
“各位大哥,若是你們能用白銀或者黃金支付,我可給你們再減少一成五的價格。”宋傑想了想後又說道。
宋傑一直都不喜歡用銅錢,這玩意兒太重了,而且交易起來也不方便,還有一點,銅錢在戰時也會貶值。
直接打八五折,少的如徐元,也有四萬貫,如果是八五折,他可少付六千多貫錢,多的像張國安和張旺,都超過了十萬貫,用金銀付賬他們節約得了一萬多貫錢,這可不是小數目。
“原來宋兄弟喜歡金銀,那行,以後我們就盡量用金銀交易,沒有銀子再用銅錢,這樣也方便。”張旺立刻道。
其餘幾人也都讚成,金銀交易起來比銅錢方便太多,他們手裏都有不少現銀,留在手裏也不安全,特別是對沒有固定地盤的徐元、杜奎和張安國來說,還要讓人專門看管,遇到朝廷圍剿最先丟棄的就是這些黃白之物。
晚上,宋傑宴請諸位義軍首領,喝的也是顏神城中最好的蒸酒,一時間主客盡歡,直到第二日眾人才離去,皆言回去後盡快安排人帶著銀錢來取貨,宋傑也承諾盡快開工,而且還會派人保護離開顏神鎮的範圍。
……
其實顏神城與淄川城的商貿在葛輝的默許下一直都在進行,現在淄州刺史還沒有任命,原來的州丞暫代政事,但現在外有顏神城宋家軍的軍士威脅在,整個淄州都要看這位淄州漢軍都軍司指揮使的臉色行事。
梁尚君與葛輝的書信也一直沒有停過,而送信人變成了上次在安民寨被俘虜的何連州,他是葛輝的老部下,被宋家軍俘獲後,也沒受苦,除了不讓他離開顏神城,和當初的趙初蘭一樣,哪裏都可以去。
在顏神城待了一年多,何連州快憋出病來,於是主動找上宋傑,希望宋傑能安排些事情給他做,不讓他帶兵,讓他去修水壩也行,就是讓他種地他都願意。
宋傑想了許久,決定讓何連州做顏神城和葛輝的聯絡員,還給他配備了幾個人,並讓他收集淄川城的情報。
梁尚君與葛輝的通信內容宋傑都知道,從一開始,梁尚君寫給葛輝的都是有勸降意味的內容,到了後來,通信內容又涉及了如何練兵,如何治理地方的討論,梁尚君給葛輝介紹了宋家軍的情況,言火器定是以後大勢所趨,顏神鎮廣種占城稻,一鎮所產糧食幾可養活半個淄川縣。
他還告訴葛輝宋家所產物品通行各地,百姓稱道,也讓顏神城中百姓十分富足,若不是因為顏神鎮處境特殊,此種治理推行全州,定然是天下太平,更不會有饑民遍地,民不聊生。
宋家占有了顏神鎮絕大部分土地,顏神鎮的民眾財產大部分都來源於宋傑的分配,這無非是另一種劫富濟貧的模式,和後世打土豪分田地一個道理,談不上什麼天下太平。
諸位義軍首領離開不久後,張旺最先派人來找到宋傑,他直接穿過莒州趙家軍的控製區,過來十分順利,帶來了數百石海鹽和三萬兩白銀,基本是一半的貨款。
宋傑二話不說把張旺要的東西,包括武器近七成交付,並告訴來人,一月後交付剩下的,來人點過數後,歡天喜地的運著幾十車貨物往海州趕去。
接著便是張安國派人前來,這家夥沒有張旺爽快,隻帶了三成定金,四萬兩銀子前來,不過宋傑還是給了來人五成的貨,並告知,剩下的貨接下來兩個月內分批來取。
徐元、杜奎本來就是一家,但他們不像張旺可以產鹽,也不像張安國一樣到處去搶,派出的人也最晚才到,隻帶來不到五成的銀錢,裏麵還有不少銅錢,看得出這些錢他們都湊了不少時間,不過宋傑還是十分爽快的按照一律八五折給他們發去六成的貨。
對於生意人出生的宋傑,講究的就是信譽良好,而且他都會先拿出誠意,也讓大部分與宋傑有過合作的人都會再次和他合作,就圖與宋傑打交道省心,從不耍心眼。
除了張旺以外,徐元、杜奎和張國安首先就是要保證與顏神城的商道暢通,因此他們在下一步用兵之時便首選攻擊並占領通往顏神城的必經之路,加上濟南府與泰安州接壤,於是徐元與張安國在後來幾次與顏神城的交易中皆是結伴而行,各自出了上萬兵馬和數百牛馬車,官兵見了也不敢攻擊,數月下來也沒出過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