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葛輝的賀禮(1 / 2)

葛輝的稱呼便已經說明一切,這時梁尚君哈哈一笑說道:“郡公,葛指揮使帶來的禮物當為最重,老朽覺得,就是所有賓客之禮都比不上啊。”

“哦?老師,學生願聞其詳。”宋傑楞了一下問道。

“嗬嗬……還是讓葛指揮使親自給你說吧。”梁尚君捋了捋胡須道。

“送禮之前,葛某有個問題想當麵問問郡公,不知郡公可否給我解惑。”葛輝對宋傑一揖道。

“葛指揮使請說。”宋傑拱手還禮道。

“敢問郡公之誌,是做沛公還是安於廣平郡公之號?”葛輝看著宋傑的臉頗為認真的問道。

宋傑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梁尚君道:“沛公也好,郡公也罷,都非我所願,實話說吧,我最想做的還是陶朱公,隻是我中原還有異族鳩占鵲巢,先做好這郡公再圖其他,宋某此言,葛指揮使可明白?”

葛輝微微有些失望的看了看梁尚君,後者微微一笑道:“郡公此言甚妙啊!劉邦占沛縣之時也未曾想能開辟四百年大漢基業,陶朱公三散家財,助越王現霸業,泛舟五湖得美人而歸,得高壽,廣平郡公助明皇有開元盛世,壽終正寢。”

“郡公之選,無論哪一個都是好的,人生不過百年爾,何必計較有多大心誌,若是人人皆想做沛公,這世間豈不亂套了。”

“熠生(葛輝表字),強如楚霸王,曹孟德,也化作塵埃,你且看著,趙開山有三十萬大軍,依我看,不過是另一個陳涉罷了。”

梁尚君之語讓葛輝不由得深思起來,他看著宋傑笑眯眯的望著他,默然不語。

其實宋傑也不知道梁尚君要說個啥,不過最後一句他倒是聽懂了,就是梁尚君不看好趙開山。

“熠生,你可要明白,胡虜豈有百年運呼?”梁尚君見葛輝不語,便又說道。

過了許久,葛輝輕輕一歎,站起來,對著宋傑上揖一禮道:“廣陵葛氏願跟隨廣平郡公,鞍前馬後,任由驅使,為表誠意,葛輝願獻上淄川城,以為郡公大婚之賀。”

宋傑微微一驚,但麵色未改,他腦中開始急速思考著,葛輝獻上淄川城固然是好事,但現在自己的實力要控製住淄州甚為困難,強行奪取便如同蛇吞象般,一個不好便被撐死。

葛輝前日便到了顏神城,一直未來見自己,而是先去見了梁尚君,自己也未管他,今日葛輝有此舉動,梁尚君的勸說定然起了決定作用,就是不知道梁尚君有沒有想好後麵之事,如何消化才是大問題。

“恭喜郡公,賀喜郡公,有葛氏相助,你離沛公又近一步,便是想做那陶朱公也有了晉身之資了。”梁尚君見宋傑還在發愣,便起身行禮,口中恭賀道。

“葛指揮使,老師,兩位先請坐,德安兄你也過來坐。”宋傑忙還禮道,又對趙廉說道。

“兩位可有想過,淄川城拿下以後,如何管理經營,下轄的其餘鄒平、長山、高苑三縣如何處置,是勸降還是用兵,若是用兵,女真朝廷可會給我們機會,畢竟防範一城與防範一州有天壤之別。”宋傑接著便問道

葛輝看了一眼宋傑和梁尚君後說道:“郡公顧慮也是我遲遲未來向郡公投誠之慮,畢竟我要為我葛氏數百口人著想,還有麾下萬餘漢軍兄弟的前途打算。”

“說來慚愧,去歲我還被宋家軍打得抱頭鼠竄,也算是見識過火器之威,如果將淄川城一萬漢軍皆按宋家軍之裝備,我想防禦淄州不是問題,至於鄒平、長山、高苑三縣,隻需梁公手書便能招降,如果不從,宋家軍拿下應該不會比安民寨困難多少吧。”

梁尚君也道:“郡公,淄州去歲有在冊民戶十二萬三千三百八十戶,人口六十一萬七千餘人,這還沒算上齊民,固安,長堡,落水壩四個猛安軍寨,至少有民八萬,加上沂源縣數萬人,我顏神城將所掌民戶有近七十萬人。”

“郡公,此舉可大大緩解我們人口不足的壓力,便是宋家軍也可擴充至二到三萬,隻要給我們半年時間,便是朝廷派來大軍,我們也有防守之力啊。”

“老師,政事我不懂,還需您來幫襯,具體如何做,學生心中沒底啊。”宋傑老實說道,畢竟是七十萬啊,宋傑從來就沒管過如此之眾的人口,想起來他都有些發怵。

“嗬嗬……郡公無需擔心,民如水,郡公隻需順勢而為便可,這跟做買賣雖有所不同,但又異曲同工,郡公習慣了就好。”梁尚君笑道。

宋傑心中苦笑,這怎麼習慣,我哪來時間習慣,女真大軍啥時候來誰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