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傑沒有讓眾人立刻做決定,給了他們考慮的時間,不過葛家沒有什麼猶豫,最先同意商票換土地之法,畢竟他們的命運已經與宋家綁在了一起,現在宋傑已經說明了好處,葛家家主第二日便找上宋傑,不光是同意用商票換土地,還請宋傑安排更多的各家子弟在軍中任職。
對於葛家的效忠,宋傑當然是歡迎,特別是讓子弟進入軍中,是讓葛家盡快融入宋氏集團的有效辦法,現在的顏神城還麵臨各方的軍事威脅,宋家軍還可能擴軍,將會與金兵激戰,葛家參與其中便少了叛逃的風險。
接下來宋傑要先恢複南台山工坊的生產,再不把工坊運作起來,恐怕士兵們手裏的火槍壞了都沒有換的。
宋傑把球軸承做出來以後,便吩咐孫喜和韓衡,讓他們大量生產出來,安裝到牛馬車輪上,讓他們先在先試製四輪馬車。
對於木匠出生的孫喜來說,此事倒也簡單。
宋傑實在不願意,譚木匠如此年紀還事事親力親為,看著譚木匠有些佝僂的背,宋傑都不忍心。
最近半月以來,流落到顏神城外的流民越來越多,不知他們從哪裏得來的消息,顏神城中有糧食,便一路趕了過來。
不等宋傑交代,晁克己便下令開倉放糧,設置粥棚,這樣顏神城有糧食的消息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周圍各州的流民都往顏神城趕來,而且人數越來越多,竟達到了數十萬之眾,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青壯。
一時間,把顏神城的大小官員搞得手忙腳亂。
一開始有流民到此,宋傑還不覺有甚,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流民聚集城外後,送宋傑開始警覺起來,這顯然不是個尋常的事情,如果沒有人刻意引導,流民怎麼會一股腦的湧來,這其中定然有貓膩。
“郡公,此舉定然是完顏昂的詭計,讓流民消耗我們的糧食,讓我們發生內亂。”丁平急匆匆的找上宋傑,抱怨道。
丁平現在相當於郡公府的錢糧大總管,流民一天消耗的糧食就有三千多石,這還不算顏神城軍民的日常消耗,雖然顏神城有存糧一百多萬石,也不能這樣吃啊。
現在已經快十一月,今年的秋收已經黃了,因為金兵的進攻,秋糧大部分爛在地裏,冬小麥剛種下,要收起來還起碼要五個月,滿打滿算顏神城的存糧也就隻能堅持到那個時候,如果到時候金兵又來怎麼辦。
宋傑也知道可能是金廷的計策,因為流民中一半都是濟南府人,也有南邊莒州、密州過來的,還有北邊濱州、棣州的,淄州本地的也不少。
看來各方都不謀而合,都把流民當成消耗宋傑的一個辦法。
想到此事宋傑心中不由得冷笑,看來軍事上對方無法取得勝利,便隻能采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對方顏神城了,不過也能理解,造反不是請客吃飯,各種可能性都要考慮到。
不過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宋傑想了想,如此多的流民必須要給他們找些事情做才行。
首先可以讓這些人修城牆,雖然效率慢點,但可以省去工錢,隻要給他們吃飽飯就行了,這樣至少可以安排兩萬人。
接著就是發動顏神城中的商戶雇傭這些流民為雇工,商會可以給雇傭流民的商戶和商幫一些補貼,現在雇傭這些流民的工錢比較低,隻要能吃飽飯,流民排著隊的來報名,這樣就又消化了兩到三萬丁口。
然後就是擴軍,在剩下這些人中挑選兩萬人成立顏神城防軍,薪俸按照宋家軍的一半支付,讓他們來維持這些流民的治安,隻發放一些刀盾。
最後,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步,便是打土豪分糧食,目標淄州北方三縣的那些地主豪強,這次鄒平、長山、高苑如此快陷落,沒有這些帶路黨,宋家軍也不會如此急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