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運輸能力(1 / 2)

對付奸細,宋傑能使用的辦法無非是威逼利誘,大規模的審訊讓青衣衛的審訊水平直線上升,平時很難有這樣規模的審訊工作,讓一眾青衣衛迅速成長起來。

而業績最突出的便是何連州和葛重興,何連州是原來山東東路兵馬司的軍典,後來被宋家軍俘虜,投靠了宋傑,然後充當梁尚君與葛輝的信使,後來宋傑成立青衣衛,何連州便任監查司指揮使。

葛重興是葛輝侄子,葛閔之子,一直都在葛輝手下任職,葛輝投靠宋傑後,便被安排到宋傑身邊當侍衛,成立青衣衛後,成了審訊司指揮使。

這兩人雖然不是宋家出身,但一個在宋家十分弱小時便投靠,經過了考驗,一個是葛家子弟,都是可以信任之人,畢竟現在的葛氏商幫是顏神商會中規模僅次於宋氏商幫的會員,葛閔也成為了商會副會長,益都府的宋家買賣都是葛氏在負責經營。

青衣衛的審訊方式來源於宋傑的指導,不過這樣的審訊方式對這個時代來說簡直是過於文明。

宋傑提出的什麼誘導話題,情感感化,緩解對抗,消磨意誌等等辦法,也隻有疲勞法被何連州和葛輝用上,其餘都是直接上刑具,認了就沒事,發去繼續做勞工,不認就往死裏打,還不讓睡覺,五百青衣衛三班倒,每人每天都要經手幾十上百個嫌疑人。

隨著時間推移,青衣衛的業務水平提高了,嫌疑人也學乖了,他們發現隻要認罪並不會被殺,隻是被拉去做工,失去了自由而已,吃的比以前要差一些,能吃個大半飽。

沒有死亡的威脅後,嫌疑人紛紛認罪,並開始指控還隱藏在流民和城防軍中的奸細,因為指控了就能脫罪,而且還有數石糧食的獎勵,直接成為城防軍。

後來郡公府再次發布公告,隻要自首登記身份後,就可發放糧食作為獎勵,如果檢舉還能成為城防軍。

結果郡公府外來自首的人排起長隊,都是為了領取那些獎勵,讓宋傑不得不取消了此法。

不過檢舉依然有效,但是誣告要受懲罰,查證不實得挨一頓笞刑,還要罰掃三日茅房,如果屬實獎勵兌現,則提高了獎勵標準,一石米變成兩石,進入城防軍後直接就是伍長。

雖有小懲,但有大利,人人都變成探子,有人稍微不注意便成了別人檢舉的對象,那些晚上愛去寡婦門前轉悠的也少了,偷盜的也絕跡了,整個外城的治安都好了起來了。

根據青衣衛審問和統計,混入顏神城的細作約有四千五百人,除去王家鎮叛亂的四百多,糧倉失火那晚被殺了一千多,抓捕的人中有一千多認了罪。

朱來在益都城防軍中也采用了同樣的辦法,也揪出來近幾百細作,剩下的就是在高苑、沂源兩邊修水壩,還有修路的勞工中以及修建大棚的那些工人中。

但最後還差幾百人對不上數,眾人猜測這些人可能是在之前就逃跑了,因為一開始顏神城並沒有對流民進行詳細的登記,也可能這些人還藏在勞工和城防軍中。

有了這次教訓後,趙廉開始組織郡公府的司吏和公使對所有流民進行登記。

不過沒有被查出來的奸細始終是宋傑的一塊心病,就連晁克己都憂心忡忡的,宋冒勳的死已經讓他內疚多年,他可不想宋傑遇到被奸細謀害之事。

於是晁克己親自做了一次對城防軍的一次清查,對城防軍的籍貫,家人,親友等諸多信息做了登記,有親人在流民中的,可首先排除嫌隙,對那種沒有親友,沒有任何人能證明身份和籍貫的列為重點監察對象,不過卻是暗中進行監視。

對城中奸細的清查工作基本進行了兩個月,最後又找出兩百多人,這些被清查出來的人全部被當眾處決了,郡公府再次重申了對待奸細的政策,自首不追究,若被查出,殺無赦。

似乎效果並不太好。

抓奸細的事情已經在顏神城沸沸揚揚的弄了幾個月了,宋傑的精力也不能總放在此處,因為他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四輪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