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傳播和逐利(1 / 2)

趙昚對虞允文這次出使談判取得的成果基本滿意,不光讓華國降低了賠款金額,還談下了購買華國軍火的買賣,而且沒有讓大宋丟掉麵子,於是提拔虞允文為拜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讓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大宋副相。

至於虞允文帶回來的天演論,趙昚翻看了許久,沒有發現所謂的製作武器的方法,於是便把其丟到一旁,並未在意。

不過虞允文還是仔細研習了這套書,並奏請趙昚刊印天演論,特別是《格物論》中的內容,因為虞允文發現《格物論》中有許多經世致用的學問,還包括了華國農學最新研究的成果,比如說大棚種植的經驗,比如說嫁接,雜交等方麵的例子。

其中也不乏對物理和化學原理的描述,不光引用了《墨經》和《夢溪筆談》等文的內容,還提出了物質交換等原理,得到了推崇格物致知的新儒學派的支持,其中就有朱熹。

朱熹在虞允文處拿到了天演論的全本,並通讀了一遍後,覺得自己的視野仿佛被打開了一般,因為他讀到了從不同角度論述這個世界的學問。

讓朱熹最震撼的是《天演論》中對宇宙起源,大地的設想,大地自轉與公轉,日食與月食,太陽係的幾大行星等的設想,生物與人類起源概述等自然現象的闡述,有的符合他的設想,有的顛覆了他的三觀。

天演論舉出不同的例子去說明,而且對古代的渾天說,渾天儀等發明進行了肯定,是對這種學說的繼承和發揚。

因此朱熹聯合新儒學派的陸九淵、張栻、呂祖謙等人以學子之名上書,請予刊印天演論。

就連湯思退和史浩這樣的宰輔也出麵支持,此事終於引起了趙昚的重視,於是同意刊印天演論中的部分內容。

畢竟天演論是華國的學說,若是大宋全盤刊印,趙昚和朝中大臣反而覺得會有損大宋的威嚴,助長華國的氣勢。

於是需要刊印那些內容便交給了虞允文負責,並由他挑選編書的人,虞允文先是挑了朱熹、陸九淵、張栻、呂祖謙等人,接著又拉來了洪適、汪應辰、楊萬裏、周必大、王十朋、趙汝愚、晁公武、李燾等人共同編撰。

這些人都是大宋文人的翹楚之輩,大都在讀了天演論後感觸頗深,而且他們認為若要刊印天演論就必須係統的翻印才行,畢竟天演論已經是係統的理論,如果單獨刊印一部分,反而讓人不明白其緣由。

於是這些人在此上書,以師敵長技以自強的名義在此上書給趙昚,希望能全文刊印天演論。

天演論的優勢就在於,其文中並無叛經離道的內容,隻不過從不同的角度去闡述自然規律與人文規律。

在宇宙觀方麵,古人對天圓地方有多種理解,此時已經有人提出了地心說,也發現了大地自轉的規律。

天演論中並沒有明確的指出地球的概念,而是假設如果大地也如同其他天體一樣是一個球體,有一套運行方式,才可能符合傳統對天體的觀察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