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九八六年,經濟的發展仍然如火如荼,而且有加速的趨勢。雖然伴隨的還有各種問題,比如物價,比如無序競爭,但取得的成績也確實值得驕傲。尤其是溫飽問題的初步解決,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從食物上挪開注意力,有了向前看的機會。
這會正是市場經濟剛剛起步,但大家對賺錢的執著已經在迅速提高,連做生意的都少了許多白眼。這一方麵是第一批所謂無業人員掙著大錢後的影響,再有當然也是國企沒有以前那麼好過了。市場經濟時代,很多規則都在變化,越是龐大的體量越是難以轉向,結果就是越落越後。
鄭誠沒想到的是,遠方廠這會倒是更出了風頭,有的報紙上甚至開設專欄來介紹經驗。雖然那些經驗實在沒什麼營養,但還是收到了太多追捧。作為一家對市場經濟適應的極為成功,甚至已經在從國際市場掙錢的國企,很多人都想從中學到些什麼。
毫無疑問,這年代很多人都在焦慮,大家急切的想找到發展方向。於是,前去遠方廠學習的人員就變得絡繹不絕,以至於招待室每光是熱茶消耗都是按桶算的。
“都來學我們,可咱自個知道自個的情況,真沒什麼可教的啊。運氣好點而已,現在想出國闖蕩還撞一腦袋包呢,跟我們學個什麼啊。”坐在會客廳,劉俊成滿臉的無奈。
對麵的鄭誠捧著杯熱茶,隻是縮在沙發裏聽著。
“哎!”劉俊成看著鄭誠,忍不住道:“你知道的多,就幫我想想轍唄?”
“你又沒什麼問題,我怎麼想。”鄭誠轉著手裏的茶杯,有些無奈。
“我了啊!公司的東西推不出去,產品質量那麼好,又比別家便宜,可還是沒什麼起色,怎麼弄呢?”劉俊成撓了撓頭,一個勁的歎氣。
“你們公司那洗衣機不是也要開拓國際市場嗎?你們怎麼弄的?透點底唄?”
“我能跟你個什麼?你還是沒理解專業化。你問我還不如問一些有經驗的專業人士,我充其量跟你出幾個招,沒什麼用。”
“招也好啊,怎麼做?”
鄭誠輕輕嘬了口茶,道:“那麼多跨國公司的團隊,你隨便挖倆過來,總比你現在拍著腦袋想好多了吧?”
“這倒也是。”劉俊成點點頭,“我之前就想著呢,到底,還是沒經驗。”
“不是經驗問題。而是這些壓根就不該你來想的,你們廠子應該有專業的人來做這些。”
鄭誠把茶杯放桌上,坐直了些,接著道:“實在的,你們廠子真該改改了。我們公司剛剛才完成了管理製度改革,你知道花了多少嗎?不多,谘詢費也就花了整整二十萬美元。
咱們國內企業就這點不好,太重資產價值,卻不在意智力成果的價值。如果讓你花那麼多錢就讓別人提幾個意見,你願意嗎?八成以為那人傻子吧?寧願多買幾台昂貴的設備,也不願意在軟實力上下功夫,更不願意多付工資,這樣的企業根本長久不了。”
他很清楚,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很久,一直到他重生前還是普遍情況。到底,還是窮怕了唄,不認可別饒智力價值,那人家自然不會真心幫你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