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1 / 2)

“這你不用,我讓你看的產業鏈呢?”鄭誠催促道。

“看了!當然看了。不過我對這不懂,都是許他們在弄,你等著,我把結果拿過來。”著,他就去了趟辦公室,很快拿著一疊資料回來了。

“那邊產業鏈不算太完整,尤其電子產業,好多零件得從隔壁香江來。”

鄭誠接過來大概看了看,心裏也有了個譜。總得來,不算太好。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個產業鏈的形成,那得有大牌產品在本地生產!接著得有本地零件廠商慢慢提高技術水平,這個快不得。

就像那幾個洗衣機廠,原本那些零件供應廠家的技術也就那樣,但是這才多久,整個產業鏈幾乎是換了個模樣。這就是一家強勢企業的帶動效應。

後來為什麼要花力氣引進外資?不是為了那點稅收,而是人家一個廠子在那,供應成本優勢自然會讓外企優先選擇本地廠商,慢慢替代進口零件,也就意味著整個供應鏈的崛起。而更大的意義在於,當一個完整產業鏈形成,那麼國產品牌也就獲得了發展的基礎,因為所有的路都已經鋪好了。

對鄭誠來,他是享受不到人家鋪好的路了,現在還很可能要做鋪路的人。

“把許喊過來吧!”鄭誠把那些資料放下,道。

許連是鄭誠去年招的員工,本科計算機專業的,剛畢業就來公司了,能過麵試那能力也不用多。

沒一會,許連就匆匆趕了過來。他才二十出頭,眼睛上架著副邊框眼睛,瘦瘦的,人家大概一看就知道是學生了。

“這是一份零件供應清單,你看看,哪些是能生產的?如果不能,那還需要什麼配套廠商?”鄭誠直接拿出一份清單,遞了過去。

他拿的這份是從戴爾那要來的,如果可以,他們願意接受清單上這些零件的供應。當然,鄭誠為此也花了不少力氣。畢竟他隻是投資者,遠遠沒有到掌控公司的地步,對方很敏銳的覺察到了鄭誠的目的,很有些抵觸情緒。

後來鄭誠提出用稍低的價格供應零件,這才讓對方同意了。

許連接過清單,很認真的看下來,接著從口袋裏拿出鋼筆,寫了一些內容,又一一標注好一些部分。

“劃直線的部分是能生產的,劃波浪線的能生產,但質量可能達不到標準。不能生產的,我在旁邊寫了一些需要的內容。當然,這隻是我大概的估計,具體的還要再去考察。”

鄭誠接過來瞧了瞧,畫直線的就那幾樣,波浪線的倒是不少。

“那就再派人去一趟吧。”鄭誠點點頭,“這次就要正式考察了,你領隊,再找專業的人去,必須有詳細的內容。”

“我知道了。”許連立刻道。

頓了頓,他又接著道:“鄭總。不過,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

“哦,你。”

“你要做零件廠商吧?可,這個得不償失的,這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產業,加上關稅,我們的成本不會比國外低多少的。甚至如果良品率太低,還可能成本更高。”

“我知道。”鄭誠點點頭,“這麼跟你吧。這算是鋪墊,知道嗎?現在積累個幾年,到時候就能立刻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