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劉琮沒想到山匪們幾乎被全殲了,這場救援仗雖然少了吳巨,但總算還是基本完成了。臨了秭歸縣城還不讓進了。難不成是另外一顧山匪占據了秭歸縣城?
要是隻有自己這一千來號人也無所謂,但夷陵城郊還有幾百號傷兵呢。如果進不了秭歸縣城,拖下去可就是大麻煩。
“甘寧、魏延隨我去城下!看看!”
“諾!”
三人縱馬來到離秭歸縣城北門兩百來步的地方勒住馬,抬眼朝城牆上看去,兩百多號人倒也十分其中居中一身也是一身魚鱗鎧甲,年紀約莫二十三四歲。身姿挺拔不亞於甘寧、魏延等人。
甘寧、魏延等人看著城牆上的守軍也是眉頭緊鎖,心想難怪能如此迅速的幹掉山匪控製縣城。帶兵打仗,領頭的確實非常重要。
在甘寧、魏延二人看來,這年輕人雖然年紀與自己等差不多,但氣勢更甚,直逼二公子劉琮啊。要是他堅持不肯讓眾人進城,那要攻下秭歸縣城還真的費一番功夫。隻怕是傷亡很大!
劉琮也鬱悶了,這人誰啊,八成不是原先的縣吏,不見了官兵早開門了。
“大人,帶我前去質問。”甘寧完拍馬向前。
“上麵是何人,我等奉鎮南將軍之命前來救援,現在山匪已經悉數被我等擊退,速速打開城門放我等進去。”
“你又是何人?”
“在下鎮南將軍麾下甘寧!”
帆賊甘寧?”
“……”錦帆賊的名號雖然響亮,但終究是賊,何況這秭歸剛遭過山賊之亂,此時提及,怕不是因為崇拜甘寧。
“甘寧,退下,待我親自問來。”
寧被守將這麼一刺激也是鬱悶不已,隻好退了回去。
劉琮拍馬上前:“上麵英雄可是李嚴?”
牆上的青年愣了一下,他叫李嚴沒錯,隻是就連這秭歸縣城裏知道他的人並不多。李嚴原本是南陽人,前些年袁術、袁紹人爭奪中原控製權,戰火四起,年少的李嚴便隨姐夫一家從南陽搬到了秭歸。本來荊州在劉表的治下算是相對太平。
但下大亂,盜賊橫行,這秭歸也免不了遭難。山匪前番進城洗劫,李嚴姐夫家也沒少遭難。待到山匪離去,城裏幾大家族一商量便集合了家丁準備控製縣城,李嚴因幼時習武,又在姐夫的熏陶下,讀過不少書,便推舉為頭領,率領近三百臨時湊起來的家丁硬是將兩百山匪一舉拿下,在秭歸縣城便有名氣。不過也就這兩的事情啊。
但對麵的官兵是從襄陽來的怎麼也知道自己?李嚴實在想不明白。
其實劉琮也是猜的,想來想去,秭歸出來的名將也就李嚴一個,而且年齡也差不多。這人跟人之間雖然不一定憑相貌就能看出來,但李嚴站在城牆上有如鶴立雞群,劉琮便絞盡腦汁努力回憶才想到了李嚴。
“若是李嚴,便請下來話。在下南郡都尉劉琮!”劉琮隨貴為劉表二公子,但官職卻是臨時授的,這個時候對麵的人氣勢很盛,自己要是將老爸抬出來不定讓人更加反感。
是那個被山匪嚇得墜馬的劉琮?我們秭歸縣的老百姓都了,我們自衛,朝廷的救援靠不住,你等還是請回吧!”;李嚴還是不太客氣,不過得都是秭歸城內豪族門的心裏話。當然這李嚴也不認識劉琮,自然也不買他的賬,心中有話便直接了出來。
想必這秭歸縣城的豪族和老百姓真實傷透了心,這秭歸並非無主之地,一直歸荊州牧劉表管轄,也年年按時繳納賦稅的。
隻是靠近益州的緣故,才山匪橫行,不定其中就有不少是劉璋暗中資助的。
但老百姓不管,他們按時繳納賦稅,州郡有軍隊就應該保他們平安,前番聽郡守親自帶隊來援秭歸,不曾想半路就被山匪伏擊嚇得跑回了城,這二公子劉琮更是貽笑大方,居然嚇得墜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