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帝聞訊,親往後宮驗視,見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後所為。靈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將何皇後廢黜。何皇後事先己用巨金買通受靈帝信任的宦官曹節等人,宦官們一齊跪下,為何皇後求情,靈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後。劉協這時尚未足月,靈帝怕將劉協留在後宮再遭到暗害,於是將他抱到永樂宮,請董太後撫養。自此,劉協就依董氏為外家。
靈帝晚年,麵臨著選擇太子問題。何皇後生有皇子劉辨,從寄養在民間一位姓史的道人家裏。劉辨比劉協年長,而且是皇後所生,論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屬。但是劉辨舉止輕浮,沒有國君應有的威嚴氣質。劉協自在永樂宮長大,由董太後悉心撫養,舉止端莊,深得靈帝喜愛。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於非命,靈帝難免有隱惻之心,因此他心下傾向於立劉協為太子。然而這又有違於立嗣以嫡長為先的皇室傳統,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病重,遺詔將劉協托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四月,靈帝去世,立劉辨為帝,是為少帝。何皇後也改稱為何太後,臨朝處理政務。但國家大權實際上已為何進掌握。劉協封為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從此,內宮宦官和朝中重臣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
先是何進捕殺蹇碩,接著是宦官張讓、段珪等殺死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和何進的部將帶兵反攻,一下子又殺宦官兩千人。張讓、段珪等無力還擊,劫持少帝和陳留王劉協逃去。尚書盧植率軍追到後,殺死張讓、段圭,又把少帝和劉協迎回宮內。董卓自認為和收養劉協的董太後同族,加上劉協本身比劉辨有才能,於是從這時起,董卓就想廢少帝,另立劉協為皇帝。
回到京城後,董卓的軍隊完全控製了局勢。於是董卓逼著少帝策免了司空劉弘,自己身居其位。接著,董卓又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開會,議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百官們大驚失色,但懾於董卓的淫威,誰也不敢表示反對。第二,董卓宣布廢除少帝劉辨,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時年9歲。從此,劉協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要這皇帝的傀儡生涯還真是漫漫長路……先是董卓,後來董卓被殺,又被人劫持到了長安,好不容得以逃脫,被曹操迎奉的許昌,以為曹操是個大忠臣,結果可想而知……建安五年(公元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伏皇後畏懼曹操,於是寫信給她的父親伏完,盡數曹操殘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夠效仿董承,鏟除權臣,但伏完始終未敢行動。
而那狡猾的劉備更滿口答應之後逃之夭夭。因此劉協一度陷入了絕望,也漸漸安靜下來。直到建安十年劉琮的突然出現,讓劉協又燃起了一絲希望。不過隨即幾年之後,眼見劉琮遲遲沒有行動,劉協認為劉琮隻不過和劉備一樣,要的是他欽封的名分,自己的死活他們才無暇顧及!
而曹操為了控製和穩住劉協也算是下了血本,給劉協網羅了大量華夏美女送給劉協享用,甚至連自己的幾個女兒都貼了進去。當然曹操宋商自己的女兒並不是簡單的給劉協當玩物,他是在覬覦皇後的位置同時嚴密監控心智逐漸成熟的劉協。
劉協也感受到曹操越來越厲害的壓迫,不過當黃權等人出現在他跟前時,他還是吃了一驚,他想不到當初一個類似玩笑的召令,被劉琮記住了。劉琮還真的當自己是皇帝?還當自己是哥哥?當他得知黃權的來意之後,劉協一口回絕了黃權:“不走,朕不走!”
黃權一聽急了,這位爺是要鬧哪樣啊?自己好不容混進許昌,又是費盡口舌拿到了荀彧的手令。這位爺居然不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