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五,李牧都沒看到李思文的影子。
這一日,李牧已經把屋子裏所有的鐵礦石都熔煉完畢,鐵礦渣也都提煉完成,共得了一百多兩銀子和七塊銅錠。銅錠他帶不走,就學了幾個圖樣,把這些銅打成銅鏡,銅鎖等東西,趁著下工的時候揣在懷裏帶出來。五下來,也都倒騰回了家裏。
傍晚,李牧把最後一塊鐵錠熔煉完成,正要去領工錢,順帶跟老鐵頭商量一下明日換什麼活幹。李思文突然出現了,拉著李牧就往外跑。李牧喊著要領工錢,李思文也像是沒聽見似的,一直把他拉到了軍器監門外,才鬆手放開他的胳膊。
“思文兄,到底有什麼事情這麼著急,我還沒領工錢呐!”
“那點錢何足掛齒!你看看這是什麼!”李思文滿麵紅光,從懷裏掏出一塊黃綢遞了過來。看到這個顏色,李牧便猜到了八分。再看李思文的麵色,八分變成了十分,看來這家夥的事情成了!
果不其然,李牧把黃綢打開,上麵寫的內容正是委任李思文為定襄城縣令。隻不過多了兩個字‘暫代’,而且這個黃綢上的筆跡,怎麼看也不像正式的聖旨,倒像是隨手寫就的。
李思文看著李牧的臉色,猜到了他心中所想,解釋道:“這確實不是正式的製書,隻是陛下的一道手諭。不過你可不要看啊,這也有效力的。陛下手諭等同於中旨,命我暫代定襄城縣令一職,恢複生產和貿易,隻要我能做出一點成績,暫代倆字不就去掉了?”著他拉起一個架子,咳了一聲,道:“本官不日即將走馬上任,衙內缺少一名縣丞,怎麼樣,跟我一起幹吧?”
李牧忍俊不禁,這話怎麼聽起來像是鼓動人落草為寇的語氣。不過這件事正中了他心中所想,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如果能盡快恢複定襄城的貿易,獲得物資就會容易很多。他現在真正的指望隻有係統,其他全都不重要,隻要技能等級提升上去,走到哪裏他都不怕。
見李牧欣然應允,李思文非常開心,道:“那就這麼定了,明你來大營找我。還有很多事情,咱倆還要商量。”
看李思文這不靠譜的樣子,李牧心裏覺得不踏實,問道:“縣令大人,現在府衙一共有多少人了?”
“就你和我!”李思文爬到馬上,語氣輕鬆:“我得到消息就來找你了,縣令是我,縣丞是你,明咱們再從營中找幾個人當衙役,挑個順眼的當縣尉,這不就湊齊了嘛!衙門裏的事情我熟得很,在長安時,我經常去縣衙裏逛。”
李牧好奇道:“經常去縣衙裏?幹嘛去?”
“哎呀,非得這麼刨根問底……跟老程家那哥幾個打架被抓去!都是時候的事情,不提也罷!明早點來啊!”李思文一揚馬鞭,馬蹄蹬蹬,迎著落日消失在了街口。李牧怔怔地看著這個淹沒在落日餘暉中的男人,真的不太明白他的樂觀和自信從何而來。
李牧搖了搖頭,返身回去領了工錢,又找到老鐵頭把事情了一下,正好他原來的活幹完了,老鐵頭也沒什麼挽留的話,隻是簡單客套了幾句。
回到家裏,李牧把這件事告訴了孫氏和白巧巧。倆人都非常高興,在她們眼裏,縣丞可是正兒八經的官了。在馬邑的時候,縣丞可是出門都要坐轎的。唐朝縣一級的官員結構是這樣的,縣令以下,設縣丞、縣尉各一人。縣丞是文官,輔佐縣令政務。縣尉是武官,則主管偵緝逮捕等雜事。定襄城算是中縣,中縣的縣令為正七品上,李思文是代理縣令,按例要降一等,所以他的品級是正七品下,和他原來的錄事參軍正好是同一品階。中縣的縣丞品階是從八品下,縣尉是從九品下,均在朝廷品階之列,正式任命要由吏部行文。李思文沒有任命官吏的資格,所以李牧這個縣丞是沒有正式官身的。不過在定襄城裏,隻要吏部沒有委派人員過來,李思文這個縣令的話還是作數的。當然正規的縣,是不會這麼安排人事的。也就李思文這個浪蕩公子,才能幹出這麼不靠譜的事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