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碾壓(1 / 2)

“你!”

趙元朗被罵的變了臉色,情急之下又想不到回擊的話,幹脆往地上一趴,哭叫道:“臣冤枉啊!請陛下誅殺這個口出穢語,信口雌黃,汙蔑朝臣的……”

百官看著趙元朗的樣子,都有些哭笑不得。就連同樣對李牧有敵意的人,也都覺得趙元朗非常可笑。昏了頭吧,你算個什麼東西,竟然敢請求陛下誅殺李牧?本以為今日能有一場好戲看,沒想到這廝竟然還趕不上他的前輩,出的話都不過腦子。

李世民本就因為趙元朗剛剛的話對他產生了厭惡,聽了李牧的話之後,又覺得十分解氣,他怎麼可能誅殺李牧?李牧可是發明了馬蹄鐵、貞觀犁,印刷術的人,又如此忠心,誅殺他?禦史,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趙元朗,注意儀態,此乃兩儀殿,看看你自己,什麼樣子!再哭鬧朝堂,朕就要把你逐出去了!”

趙元朗不敢再哭叫,李牧卻沒打算放過他,向李世民施禮,然後開口道:“陛下,子曰:君子坦蕩蕩,人長戚戚。臣初讀此句時,不明其意,今日見到了趙禦史,方才理解聖人的智慧。今日,臣也想做一回君子,與朝中諸公來一場君子之論,還請陛下恩準。”

李世民見李牧成竹在胸,心中高興,道:“朕準了,各位愛卿,今李牧所言,在場都可以與之爭辯,朕絕不因言治罪。”

“多謝陛下恩典。”

李牧謝過之後,開口道:“今日我來上朝,本來是為了啟奏工部之事,但是等了兩個時辰,聽了數十位官員辯論,就隻為這礦稅一件事,你爭我鬥,各不相讓,耗費時間。我心中隻有一個感受,自私自利,蠅營狗苟!為國為民者,今日恕我我眼瞎,竟然一個也沒有看到。”

有人想要話,李牧打斷了他,繼續道:“我不願做潑婦之辯,且先讓讓我把話完。”

李世民也道:“諸卿稍等,讓逐鹿侯先完。”

“我以為,為臣者當知,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為下之主,諸位為陛下之臣,四海之土,都屬於陛下。陛下今欲收回礦藏,為何不可?難不成有誰覺得,這下的礦藏不應該屬於陛下,而是屬於他麼?”

這話誰敢接,誰接了豈不是等於意圖謀反麼?

“下何其廣袤也,陛下欲取礦產,必不能事必躬親,因此需要臣民協助。古今之帝王,也都是如此。曆朝曆代,除鹽鐵之外,其餘礦產,皆由地方大族與地方官府合作開采,朝廷每年收取礦稅。看起來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人心險惡,帝王以仁心治下,卻有一些險惡之徒,不以仁義報還。”

“今日我直言不諱,如今下礦藏,盡在高門大姓之手,而朝廷收取礦稅,還要看這些高門大姓的臉色。我查詢過虞部記載,淮南某座礦山,每年開采多少沒有數目可尋,經營礦山之人繳稅,竟是隨心所欲,今年繳個二三十貫,明年繳個三五十貫,而礦山的出產,每年高達萬貫以上,試問,萬貫盈餘隻繳數十貫的礦稅,損公肥私,如此碩鼠,今上欲治之,難道不是聖明之舉麼?”

“但為何陛下召爾等來商議,爾等卻顧左右而言其他,借口與民爭利,藏富於民,百般阻礙?”李牧嗤笑一聲,道:“還不是因為,爾等已經習慣了這種占朝廷便宜的日子了麼?今日反對之人,我雖然都不認得,但是我敢斷言,其背後必有高門大姓的影子,因此舉損傷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便極力阻止。諸位,我請問一句,爾等身為朝廷大臣,良心何在?”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爾等所言藏富於民,真正做到了麼?遇逢災年,高門大姓糧倉滿囤,閉鎖門庭,遇災民既驅趕,連施舍一口粥都不情願。若真能藏富於民,百姓何以流離失所?”

“昔年黃河水患,水淹七城,遍地餓殍,民不聊生。彼時下初定,國庫空虛,朝中無錢糧賑濟,高門大姓有何作為?仁義道德又在哪裏?若不是有女王氏,獻十萬貫助朝廷度過難關,如今黃河兩岸,還有人煙乎?高門大姓,傳承千年,在國家危難之時,竟不如一弱質女流有擔當,簡直可笑,可笑至極!”

“既然仁心換不來仁義,以法治之,有何不可?陛下收礦藏於朝廷,設專司管之,所獲其利,由朝廷來調派,再有災年水患之時,也不至於讓某一些人看了笑話!”